被“鸿浩之志”治住的林校长
中国顶级学府北京大学的120年校庆注定会被写入历史,不是因为这个校庆举办得多么精彩或者糟糕,而是因为校长林建华同志把“鸿鹄之志”读成了“鸿浩之志”,然后62岁的老校长被绑在舆情的风口浪尖上吊打。坚持光写文不谈政治的黄河歌者忍不住从研究“三国”的故纸堆里站出来凑个热闹。
林建华校长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固体化学,涉及新型无机固体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从事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盐、稀土—过渡金属、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这些都和语言类不沾边,偶尔念个错别字本来就无可厚非,三两行字坦率承认自己不认识这两个字就可以了,但林校长的道歉信却引发了更多的舆情。
他的道歉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同学们:
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说实话,我还真的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我想,我的这个错误会使很多同学和朋友失望,觉得作为一个北大校长,不应该文字功底这样差。说实话,我的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出错是把这个问题暴露了出来。
上中小学时,正赶上某某,教育几乎停滞了。开始的几年没有课本,后来有了课本,也非常简单。我接受的基础教育既不完整、也不系统。我生活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农场,只有几十户人家。现在人们很难想像当时的闭塞状态,农场离县城几十公里,距离虽不能算远,但乘马车要一整天时间。当时不但没有现在发达的互联网,连像样的书都很难找到。最近,我刚出了一本书《校长观念-大学的改革与未来》,其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情况:
“某某某开始时,我小学五年级,几年都没有课本,老师只是让我们背语录和老三篇。十几岁时是求知欲最强的时候,没有其他的书,反复读某某和当时一本干部培训用的苏联社会主义教程。我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最初都是通过读某某和后面的注释得到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当时都读过,中学政治课又学了一遍。一分为二、对立统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这些概念都滚瓜烂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观念。”
我很幸运,77级的高考语文考试作文占了80分,词句和语法只有20分,否则我可能就考不上北大了。我只是在考试前的几天,读了一本语法方面的书,刚刚知道什么是主语和谓语。语法概念不清,上大学之后学英语也多费了很大的劲。
我写这封信,告诉大家这些,并不是想为自己的无知或失误辩护,只是想让你们知道真实的我。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也会犯错误。另外,我还想告诉大家,我所有重要讲话,也包括上面提到的那本书,都是自己写的,其中的内容和思想都是我希望大家了解的。
我是会努力的,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为文字上的修炼并非一日之功。像我这个年纪的人,恐怕也很难短时间内,在文字水平上有很大的进步了。
真正让我感到失望和内疚的,是我的这个错误所引起的关注,使人们忽视了我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再次致以歉意!
热爱你们的校长
林建华
实际上没这封信这件事很快就会成为过去,因为大部分人根本不关心北大校长姓氏名谁,中国高校的纪念活动层出不穷,大家都不置可否,但现在不一样了。我把这封信读了多遍,甚至为了避免出现“鸿浩之志”类似的错误而查了字典。也大胆地说一句,中国式官僚狡猾狡猾的,因为我发现这里头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避实就虚,遮挡应付。再重复一遍,念错别字很正常,谁让中国方块字那么多来,神仙也不能全部认识,我们山东秀才(林校长是我们山东老乡)自古就有念半边字的优良传统,大大方方承认就是了。如果这是林校长所擅长的化学领域出现此类问题难辞其咎,但写稿子是秘书的事,念稿子是领导的事,这是国情。他们又不给校长讲话注音,筹备校庆又那么忙,仅此而已。但把包袱甩给“文革”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了。
因为您是北大校长,在学术界一个叫得响的人物,咱不是美国总统小布什,也不是中国西南“镇”省(云南省简称“滇”,新任省长刚到任带去的新简称)省长,读错别字不用找那么多理由来遮羞。我感觉这不是真诚交心的道歉,而是瞪眼珠子式的辩白。
二是咬牙瞪眼,夹杂假话。我看了网上发的这段视频,又认真拜读了中国顶尖学府120年大庆校长讲话,确实写得慷慨激昂,妙语连珠,文字功底差的还真写不出这样大气磅礴的文章,但这更让我们产生了疑惑。120年的北大校庆,校长的致辞应该让国人记十年,这个要求不太过分,但却不是现在这种方式。
并且这里显然有一个悖论:按照校长逻辑可推断出,明明知道自己文字功底不行,北大120年校庆的校长讲话偏偏要自己操刀,对此是不重视还是极不重视?或者是有意让百年北大蒙羞?
我也不太会写“鸿鹄”这两个字,但打字的时候用拼音敲打一下子就出来了。我认为这个稿子就是秘书们熬夜写出来的,因为在视频中校长读到这里的时候明显地顿住了。为120年大庆专门成立团队撰写校长致辞再正常不过,这个承认了不丢份,撒谎才丢人。但这只是我的猜测,希望不要因为这种猜测而承担刑事责任,但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瞎猜测,这就是问题了。不要低估了我们的智商。
三是坚持不改,我行我素。道歉信中直白地说“但我还是很难保证今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我觉得这个不可原谅,是倚老卖老坚持错误不改硬扛的顽固态度。年龄不是问题,破罐子破摔才是问题。如果换了我,会拿出足够的真诚认真对待这件事情,提前让秘书把生僻字全部注音好了,但也不要写成一年级小学生的拼音文字。如果再辩解校长级别不够没有配秘书,而是一个人多年写文字奋斗那么我真无语了。
四是故作高深,反唇相讥。前面承认自己文字功底不行,但后面转变得很快,用致辞中的话拿来回击:“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好高深的文字水平!我弄不清这句很拗口的话所表达的准确含义,大概对北大一校之长能够道歉前无古人,是在最后表扬自己面对这个“鸿浩之志”事件所展现出的大智慧吗?致辞中的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没有质疑哪有进步?大概是劝说大家小事化了,因为这样的错误你们更海了去了,只是你们不是校长所以没有引起反响。
因为我的文字功底更差所以读不懂,但读了这句话有种被老师教训后的不安和委屈,好象念错别字的就是我们。其意思可否翻译成另外一句话,你们老盯我念错几个字不感觉无聊透顶吗?我这讲话这是有含金量的。多事的你们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不好蛮?
天哪!这难道是21世纪中国第一文科高等学府校长的人文素养和包容胸怀?观此道歉信语气,我嗅出的仍然是秘书捉刀的气息。“五四”已过,天气炎热,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
2018年,我会在文章中记下这样一个事件:北京大学120年校庆,校长林建华被“鸿浩之志”治得很惨。
黄河歌者叹曰:
百年学府享盛名,岂料校长似白丁。
弄巧成拙虚应付,越描越黑显无能。
非人捉刀未成言,官僚治校学亦轻。
“鸿浩之志”应休矣,千古文化当复兴。
黄其军
作于2018年5月6日 (古历三月廿一)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