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是日本殿堂级导演北野武的一本书的名字。虽然这本书的翻译遭到了很多人的诟病,但我觉得还是有一些东西值得一看。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当北野武因为摩托车事故而受重伤后,他不断而严酷地进行自我“哲学”拷问,他挣扎彷徨在死亡边缘的感悟到的极致思索、从事故发生到疗养期间的点滴心迹,都被赤裸地剖白,重新检视生存的意蕴。
生命值得思考,生和死的思考更是值得去思考透彻的生命观。但是,似乎只有真正经历死亡的人好像才有时间经历去考量这个东西。大多数人不会随随便便就写死怎样怎样,因为感觉离我们挺遥远的。
可是,一开篇,我就想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我们离死亡真的远吗?
08年汶川地震的是时候我是在初一,奶奶是在我初三的时候去世,我一个小学同学在我高中的时候,出交通意外死亡。
你也可以仔细想想,你听到关于死亡的事情是在什么时候?你所能接触到的死亡真的只是别人的,和我们没有半毛钱关系吗?能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为什么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毕竟,生命里本来就充满了偶然和巧合。
我在那个时候就听闻到了死亡这个东西。可是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动物,别人身上的事情可能会给我们情感体验上的伤心或者难过,但是不会真的给我们死亡的危机感,或者不会太久。我有时候在看一些老年人或者在操场上卖命奔跑的人时,会很感动,甚至想流泪,生命里最真的东西很容易让我感动,有时候看电视看到死亡之类的情景也会感慨生命,可这都是一瞬的事情,我们不会因为这一两秒的感动就改变自己的生活。
可是如果那些事情在自己身上,那就不一定了。史铁生的生命在受到真正的威胁时写下“最具灵性光辉的生命笔记”,北野武挣扎徘徊在死亡边缘时记录下了他在病床上的思考有了这本书。好像只有当人真正碰撞到死亡的时候才会真的感受到它真实的面目。
我接触到的人,我问到的人,一大部分在初中的时候都想过自杀。会有很多人对这个事实感到不敢相信吗?可是这是真实的。
很多人对死亡的思考,大概最早就是初中那个时候。这是青春期的孩子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探索。在我的记忆里,那也大概是我思考生命思考死亡开始的时候。这个,也可以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找到答案。
埃里克森认为的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中,精髓的便是第五个阶段,也就是青春期阶段,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个阶段是童年期与青年期发展的过渡阶段,是寻找自我同一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身体的发育和自我的趋势,青少年开始发动自己的智力和情感,追溯自己的过去,考虑未来。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过去是怎样走过来的,将来要走向何方,在工作上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在性别中适宜扮演何种角色等。”
当他们自己思考不来这些问题或者过去和未来的某些方面让他觉得无助和无法改变时,他们就会“进入角色混乱或者消极的同一性”,角色混乱是指“经常处于犹豫之中,生活缺乏目的与方向,感到迷惑与彷徨”,消极的同一性则指“青少年自我同一的角色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或者同社会道德标准,或者同社会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对现在的自己来说,那些时光已经过去,但是那个时候的无助和迷茫,却还在记忆深处,并影响或者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的个性和性格。
当了解到当初的那些自杀想法或者各种心理原来只是人的发展阶段中需要经历的环节后,才对当时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交待。至少那些过去不会再纠缠自己,不会再成为生命里的灰色地带,不敢拿来回忆。或者再翻出来的时候,难过心痛。
那些遗留问题的无助和迷茫,留给自己慢慢消化。没有善终的心理探索、心理问题也其实一直在心底。这也是我认为在0-20岁的成长中,除了幼年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重要影响外,这个阶段最需要帮助和关注的原因。这两个阶段都是现在的我对自己的理解和剖析中了解自己和了解自己的问题时,发现对我影响最大的两个阶段。
除去什么时候考虑死亡这个问题,光看死亡这个问题,我认为,每一个活着的人、每一个有了自我的人都应该给自己时间去考虑这个东西,都想一想如果我明天就会死亡今天的我会有些什么思考,或者当你度过了一个死亡关头,我需要人生有怎么样的改变。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接下来的一秒会发生什么都是无法预料的,有的人一辈子可能在一个地方重复一件事情,有些人原本以为永远不会变的事情某个时刻全然翻盘。更多人更平凡的情况是生活中穿插着各种各样的小意外,惊喜或者惊吓。所有意外的事情中,并不排除死亡。
如果你了解失败和死亡本来就是生命的常态和很多人一辈子花了最长的时间面临和处理的事情,也许你才真正理解活着。
不要拒绝死亡和病痛,因为那就是生命最重要的一部分。
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一九九四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后,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的每个周二,向自己的得意门生莫里阐述他最后的教诲。莫里在他死后将老师的醒世箴言缀珠成链,冠名《相约星期二》。
莫里教授就提醒他的学生:“有一个重要的哲理需要记住: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心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还会有幸福吗?”
他说,“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
当我生病的时候,自我安慰和别人的安慰甚至医生的说法往往都平和不了我,因为话只要是从人嘴里说出来的,都会有那么些不真实性。真正能让自己稍微安心的,就是看到别人有相同的境遇。
就好像我在上一个陡坡,我一个人,哪怕耳边有很多人说加油,可是真的只有我看见另外的一个人也在爬这个路的时候,才会安心。
去年我的脚受伤,一个月都不见好,天生的悲观总感觉自己好像出了什么大问题一样,佯装的乐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无助和受伤时候特有的孤独,自觉人的生命还是太软弱,在病痛面前无能为力。
后来我慢慢恢复,有一天看到一个小伙伴也崴脚受伤好多天不见好以后,关心之余,也真的才在心里呼出了这口气、放下了这件事情,我并没有比别人更不幸,这样的可以了。之后,才能真的在心里真的把那次的受伤当做生命里的一点正常的小插曲,早该翻篇的小插曲。
就和死亡一样,当我想通大家都是会死的,而死之前也有很多人不知道生命和活着的意义的时候,我好像没有那么焦虑了。
人到底为什么需要活着呢?没有为什么,这就是生命。死亡,就是生命的一部分罢了。就像你需要吃饭,你需要睡觉,你不用知道你为什么会感觉饿和感觉困,只用知道你确实需要这些东西,生命需要这些东西,同等于生命也需要死亡。由生到死。生命中的每件事并不是都能够和需要想通。人都是会死的,经历的事情也都是没有意义的。
同时还要想到,说的这些没有意义是对这个世界,对别人,甚至对历史没意义,因为就算是历史,到最后也是没有意义的。对父母的意义是当时可以想到的有关存在的意义。可是这一点在经过推敲之后也觉得其实不是那么重要。我们心疼他们,可是这份心疼的心境,如果你这个人不在了,说到底也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唯独没有想到的是对自己。生命是父母给你的,是你自己的,活着也是自己活着,也许有的时候别人会为你的生命施加压力或者被世界的生存压力逼迫,可是这生命,终究还是你的。只要你努力,你可以尝试掌握自己的生命和决定在自己如何活着。最最底线,就算你没能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这生命里的每一个点滴,每一点的悔恨痛苦、每一点的欢笑都是你自己无可替代的存在。
你的存在,最有意义的地方就是对你自己,你自己的那些生的体验。反正会死的,不如好好活?
其实,这个问题纠缠了好久,每次我想到这个问题想到生命没有意义的时候我都会迷惑沮丧。直到一次演讲,我天生自卑,原生家庭带给我的自卑一直都在,那次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忽然想到,有什么怕出丑怕出错的呢,反正今天事情永远是他们生命里的小细节,他们总会忘记的,害怕、收获、成长,拥有这些体验的只是你自己。
就是这样的想法使我慢慢更理解这个问题,死亡的理解反而给了我生命的勇气。我认为,死亡的意义不光是在是寻找,更重要的是过程,你自己的过程。
最后,想起别人说过的,“出生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的地方,而死亡、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地方。”
仔细想想这句话的话,会给你力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