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这九年
心中有信仰,人生有方向。
九年,对于人类历史长河而言,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九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然而,对于已逾不惑之年的中年男人来说,过去的九年,意味着人生含金量最高、艰辛度最大、获得感最强的九年。
回首往昔,不负韶华,皆因心中信仰。
痴迷自信文字事
九年前的2008年,人生转折,我由区里调到市里,从事宣传文字工作。
宣传工作本身就是“扛红旗、拿第一”的工作。由于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偏执,以至于在遣词用字上近乎于痴迷。
在卧房床头柜上,长期放置一支笔和一个小本子。凡遇重大宣传或者文案,日思夜想,绞尽脑汁,辗转反侧,以至于夜里做梦也尽是飞舞着一些文字符号。偶有灵感划过,竟然如梦初醒,赶紧爬起来,摸黑拿起笔,摸到小本子,像画符一样把梦中的词语“盲写”下来。如不如此,待到天亮清醒之时,梦中灵感早已荡然无存,任其想破脑袋也是写不出的。
这九年,无论是中组部获奖的专题片,还是省里口碑极佳的汇报片,还有各大报刊的重头和头条稿件,有好多自诩为佳作的文案皆出自于“周公相托”。
后来,黑暗中悉悉索索的写字,有时会影响妻子休息,索性去了卫生间,坐在马桶上,乘着梦境洋洋洒洒。现在想来此情此景,不禁哑然失笑。
这九年,有了“用文字表达美好”的信仰,养成了近乎苛刻的写作习惯,也使我更加自信甚至自负。对于过度自信的些许欠妥行为,在向业界同仁表达歉意的同时,权当是白羊座男人的“洁癖”吧。
文求极致,遑论得失。毕竟,文字不容辜负。
爱心孝行一家人
九年前,儿子开始小学。今年,儿子已经步入心目中的高中。
由于对于儿子比较严厉,加之容易激动,有时难免有些暴力。看着身高已经超过自己的儿子,有次在车库,我问儿子:爸爸有时候打你,等你比爸爸强壮的时候,你会不会打爸爸?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可不行,那是不孝。
无儿也知父母恩。
记得在新兵连的时候,有一天晚上自由休息时间,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提笔写下想念父母的几段文字,竟然惹哭了一屋战友。
与妻结缘,也是有些神奇。在部队调到师机关以后,战友帮着介绍对象一人。有一次去看望另一战友舅妈,热情的舅妈也张罗着介绍对象。后来得知,二者介绍的竟然是同一个人。天意理应从命。
后来由于部队转业,妻子和我回到泰安,其间历尽煎熬。妻子家庭条件好,家里排行又是老小,山西更有“女子不远嫁”的传统。为了我,抛家舍业,除了勇气,更多的是满满的爱。
九年前已是“七年之痒”,第一次做夫妻,第一次养孩子,有时和风细雨,有时惊天动地,所幸都平安着陆,爱情也已深化成亲情。
遇大事者见精神。岳母去北京做心脏手术,妻子兄妹四人十二口,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时间的出时间,不分彼此,不分你我,那种浓浓的孝心亲情,每每思之眼睛湿润。
术后岳母精神焕发,全家人更像一家人。
存真行善朋友圈儿
红泥火炉煨酒醇,
指天伏地论红尘,
高山流水今尤在,
不羡伯牙抚瑶琴。
这是和好友把酒言欢后胡诌的两句,既感慨又自得。
感慨的是,能有三两说说知心话、发发不便与人发的牢骚的知己,也算人生一大幸事。
自得的是,秉承以真待人、与人为善,还有一些人以群分的朋友和我厮混的来。
父亲在世时,曾经给我算过命,说是“唐僧命”,历经坎坷,但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
无论从军、上军校,还是转业、工作变动,事实证明,父亲所言不虚。
知遇之恩难以言谢,树臣亦当涌泉相报。
感恩!感谢!我的朋友和贵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