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5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强调了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这一观点,将其转化为行动,以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需要。
主题教育是党的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在于推动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解决问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然而,有时候我们容易陷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陷阱,只注重表面的工作,而忽视了人民群众的真正需求。这样一来,主题教育就不会取得真正的实效,也无法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
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人民群众满意,才能真正体现党的初心和使命,才能真正推动党员干部的作风转变和问题解决。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意见,积极倾听他们的声音,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了解人民群众真正所的期待和关切的,将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主题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我们要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实现人民群众的满意。
在评判主题教育成效时,我们还要注重量化指标和质性评价相结合。除了关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我们还可以通过数据、调研等方式,对主题教育的成效进行客观评估。这样既可以量化地衡量工作进展,也可以通过深入细致的质性评价,了解主题教育在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方面的实际效果。
最后,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改进主题教育的方式方法。主题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推进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只有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真正做到慎终如始,努力把主题教育推向深入,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以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是我们必须牢记的重要观点。在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观点,将其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只有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够实现主题教育的真正实效,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努力,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推进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