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讨论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婚恋关系上的行为表现
关键词:依恋理论,婚恋关系
人格的形成有多种因素:遗传,社会文化,家庭和学校教育。而在这里面,家庭的影响是最大的–“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Mack-Innon有关早期经验影响力的一句名言。
近年流行的依恋理论就阐述了家庭中亲子依恋的质量对个体人格形成产生的重要影响。而依恋本身是一个终生构建的过程,童年期的亲子依恋关系自然也会影响到成年期发展起来的其他依恋关系,比如朋友、恋人、配偶。
本文旨在讨论一下,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婚恋关系上的行为表现。
那什么是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是由英国心理学家John Bowlby (1907-1990)率先提出的,他认为依恋是儿童与主要照料者之间建立的强烈的情感联结,是人类最自然的反应;每个人的早期依恋模式都会深深地影响到儿童今后的发展。
Bowlby认为依恋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依恋是一种生物性需要,是婴儿本能反应的结果,他们需要与主要照料者产生亲密感;
2/当儿童依恋主要照料者,就能把此人当作安全港湾,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当依恋对象离开时,孩子会感到焦虑不安;
3/每个人都会形成对早年依恋体验的心理表征,主要照料者(主要是母亲)的关爱和认可,是儿童信任和自信的基础。
在Bowlby之后,依恋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就是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 (1913-1999)。她和同事设计了陌生情境实验(strange situation test),设置了一系列标准化的程序,通过测量婴儿在与母亲分离时的不同表现来考察儿童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最后,Ainsworth根据幼儿的不同表现,将依恋进行了分类:
安全型依恋secure和不安全型依恋,其中不安全型依恋又分为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insecure-avoidant和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insecure-ambivalent。
1/安全型依恋关系secure
与身边重要他人的关系很亲密,且从不担心被抛弃的一种依恋类型。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母亲的负责和亲切,甚至母亲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2/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关系insecure-avoidant
与身边重要他人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的一种依恋类型。孩子对母亲疏远、冷漠。当母亲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3/焦虑-矛盾型不安全依恋关系insecure-ambivalent
很想与身边重要他人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一种依恋类型。婴儿在母亲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依恋理论认为,婴儿每天在与主要照料者的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对成人的预期,这种预期渐渐发展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而这种模式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最后会转变为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运作。
而正是这种“内部工作模式”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
早期依恋是婴儿与最亲近的主要照料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联系,那在成年以后,最亲近的关系就是自己的恋人或伴侣了。因此,婚恋关系应该是受早期依恋影响最大的一种关系了。
“爱,不是一腔热忱,而是一种技能。”不同依恋类型的孩子,在成年后婚恋关系的处理和表达上自然也大不相同,掌握这种“技能”的能力自然大不相同。
1/安全依恋型
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那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那等他长大后就会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都会爱他;同时也一定会爱别人。
安全型依恋型的个体,也就是具有“爱的能力”的人,至少具备学习“爱的能力”的情感和心理基础。他能够很好的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感,也能很自然的交流和沟通;他乐于接纳伴侣对他的依赖,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也乐于去伴侣那里寻求依赖;他相信自己也相信对方。
即使遭到拒绝,他也可以积极正面看待,从而选择更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或者重新选择更适合的人。而在之后的感情维系过程中,交流的顺畅,彼此的理解,自然会保证一个完美的结果。
2/回避型依恋
如果孩子的早期依恋是焦虑-回避型,那当他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就会觉得不舒服,他可能很难相信和依靠别人。当与别人关系太亲密时,他可能就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他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对方太近会受到伤害,因此害怕付出情感。
他可能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算有人主动表达对他的好感,他首先感觉到的也许是怀疑;即使在恋爱过程中,他们也不擅于展示自己的感情,也很难体会对方心中的情绪和情感。
回避型依恋的人倾向于防卫和退缩,他们倾向于拥有自己的“空间”,他们更乐于独处。他强烈地渴望避免冲突,当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封锁自己。他们回避,拉起吊桥,冷漠以对。遗憾的是,回避型依恋的人无法正常地向伴侣解释他们的恐惧和防卫机制,因此,他们保持距离和回避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被理解,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漠不关心和心不在焉。
回避型依恋的人爱是深沉的,但这种深沉的爱根本没机会被对方体会到。
3/矛盾型依恋
如果孩子的早期依恋是焦虑-矛盾型,他们可能会有畏惧、依附和控制的行为趋势。他的内心极度害怕被拒绝,一旦遭到拒绝,他就不能理智的看待自我,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而如果获得爱情,他又期望能够牢牢地和伴侣绑在一起,有非常强的占有欲;他往往喜欢探查伴侣。他因为太缺乏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他太希望被关注,最后反而吓跑了对方。
矛盾型依恋的人无法容忍模棱两可的情境,比如沉默不语、吞吞吐吐、不置可否,他会对这种行为做出激烈的反应;这些模棱两可会被他负面地解读为侮辱或恶意攻击。对于矛盾型依恋的人来说,任何微小的轻慢、草率话语或是疏忽都被理解为一种严重的威胁,他会认为这些小的问题就是关系破裂的前兆。但他显然无法将自己的焦虑和脆弱解释给身边的人,于是可以想见,周遭的人便很可能将他们定义为脾气不好、易怒。
矛盾型依恋人的爱是敏感的,敏感到对方也许不敢触碰。
综上所述,不安全型的人,虽然行为表现略有差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担心被拒绝,害怕被伤害。
他们要么因为担心被拒绝而避免跟人交往,避免付出自己的感情或者隐藏自己的感情,在外人看来就是冷漠。
要么会通过讨好的行为表现去获取他人的关注和亲密,一旦受挫,就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表现出来的就是脾气不好。
在现实中,我个人认为,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的有着焦虑,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那在婚恋关系中的行为表现自然不会那么完美,只是不完美比例不同而已。所以对不安全依恋型行为的解读,可能对我们更有借鉴意义。
既然本篇想讨论的是“关系”,自然需要“双方”;那不安全依恋型的人是不是搭配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就能解决问题呢?
好像也没那么简单。
先不说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人本身是否会抗拒不安全依恋型的人,根据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理论,成人会倾向于寻求与早期依恋经验相同的依恋模式;简单说,就是不安全依恋的人,可能根本不懂如何跟一个具有安全依恋体验的人相处。因为他内心深处始终担心被拒绝、被伤害,即使是与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交往,他也会感到不自在;因为在他的“内部工作模式”中,亲密关系并不是这个样子,不是互相信任和依赖,而应该是伴随着拒绝冷漠和反复无常。那对于安全型依恋的人来说,这个不安全依恋的人就是难以理解的,是冷漠的或是无理取闹。那他自然会尽量避免和这样的人接触,自然也不可能与其发展亲密关系。
而在夫妻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可能更常见的应该是不安全依恋型的组合;或者是回避型的冷若冰霜,或者是矛盾型的剑拔弩张;
如果回避-矛盾组合,那他们的沟通方式永远不在一个频道上,他们各自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只会加速对对方信任感的螺旋式下降。
那是不是不安全依恋型的人就无药可救了,本篇我给不出答案。
我只能说夫妻双方如果能主动地去理解对方,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多一点彼此的信任;尽量感受到对方不是“冷漠”和“生气”,而是受到了“伤害”,也许会对改善关系有些许帮助。
作为母亲,我希望自己能够提供一种“适宜响应”的照看风格,能够清晰地针对孩子的需要信号,提供身体照料、情感交流以及关爱,能够给予孩子“自主空间”,希望他能发展成安全型依恋人格。
参考文献:
人格心理学主编:王伟P38-42
爱的进化论阿兰.德波顿P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