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观音,即辽道宗皇后,她深受中原汉文化熏陶,精通音律,能自制歌词,善于向欧阳修、苏轼等文化巨擘学习,以填词赋诗而名重一时。但她的作品以婉约见长,辞藻华丽,寓意凄宛,怨而不怒,含蓄悠远。从《伏虎林应制》、《回心院》、《怀古》等作品来看,萧观音堪称是契丹诸诗人中的第一人。
黄庭坚,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与秦观齐名,少年时多有艳词,晚年词风接近苏轼;其诗法度严谨、说理细密、气象森严,代表了宋诗的特点。黄庭坚以诗圣杜甫为学习对象,强调“无一字无来处”,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诗学理论,成为“江西诗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代表作有《登快阁》、《鄂州南楼书事》、《水调歌头·游览》等诗词。该诗派成员如陈师道、谢逸、晁冲之、曾几、陈与义等大多受黄庭坚的影响,作诗常用冷僻的典故、新奇的词句,崇尚瘦硬奇拗的风格,内容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江西诗派”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歌流派,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宋诗彻底地突破了唐诗的藩篱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貌,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