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到了一定阶段,我们就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将来的出路问题。也许那时,大家聚在一起,饭桌上相互间推杯换盏,酒入愁肠,互诉苦楚的同时。
再没几个人能记起,小时候被问及将来想要做什么时,那些清脆稚嫩却无比笃定真诚的回答。
“当老师、科学家、医生……”,你曾经最坚信不疑的「抉择」,什么时间开始,变成你最避之不及的去向?
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看似四通八达的路线里,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做一份勤勤恳恳朝九晚五的工作,在年轻人中是很有争议的一条。
更多人欣羡诗与远方的辽阔,想去那里找寻不一样的未来,不一样的自己。
而要走与之截然相反的路的人,会被人诟病为混得不行,没有上进心的那一类。
总结就是,其实两条永无焦点的平行线,即便相顾无言,倒也不至于分道扬镳。
谁能预测,它们不会有逆行的那天呢?
02
外出闯荡的人,也可能在某个时刻终结外面的一切,回到故乡小镇,做起政府公务的琐事。
一直固守成规在家长,兢兢业业二十载的教书先生,照样可能在心绪沉淀多年,毅然决然顶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名义,出走他乡。
所有的这一切,从来就不是定数,没有所谓命中注定,只有从心而行尊重自我的选择。
远走高飞追求梦想没错,守在父母身边朝九晚五当然理由也足够充分。
只是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刻意的将这两个选择划分开来,并且在心里彼此仇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堕落地走向自己那么鄙视的对立面去。
混就要混得出人头地,这实在有些极端,大学没实习之前,我也曾混迹在人群里,跟着潮流喊“那些出国又回来的人,铁定是在国外混不下去的人。”
03
却从未停下来想一想,那些幼稚的害怕别人嘲讽的谨小慎微,有多么可笑。
我们这一世哪里是活给别人看的呢?自己的路无论怎么走,往哪里走,走的那个人从来都只是自己。
看客们在风平浪静的那天,自会消散。
远离故乡去往大舞台即便再回来也不丢人,留守在家平平静静又有何不可?
它们不该是噱头。
想起我室友的事,她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并不愿她远离。而她自己也决心陪在他们身边,应聘实习单位时,大好的机会从眼前溜走。
她说自己只想留在家,找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好好孝顺家人,九六年的姑娘,已经这样开朗明事理。
我试着问她,不怕以后会后悔吗?
她一面沉静,好像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没有一丝犹疑的,她坦言自己不怕后悔。
04
自己不怕,已经是最好的回答。
也曾听闻大刀阔斧闯入首都的朋友,过着听起来让人羡慕,实际冷暖自知的生活。
每天踩六厘米高跟鞋地铁线路不断换乘,公司出租屋两点一线,吸着雾霾赶进度。永远不知道出头之日是哪一天,却永远坚定,永远珍惜。
从实习就费尽心思竭尽全力,正式工作更是不敢马虎半点,面对日渐衰老的父母,一面故作镇定地努力,一面发誓功成名就。
他们辛苦、隐忍,独自打点一切;他们孤傲决绝,只想活出不一样的自己;他们平凡却不平庸,没对自己妥协,哪条路,对于他们,都是最好的路。
哪条路,也都有其中的利弊,而认真生活热爱的人,哪怕惶惑,也从不会停步不前。
往前走,坦坦荡荡,就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