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长沙橘洲分舵第10期训练营第九拆作业~2020.03.26
R:阅读原文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摘录自10~11页
当我在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我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我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我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我产生防范心理;最激怒我的是说我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我通常的反应就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如果有人能真正愿意倾听,认同我内心的伤痛,给我机会让我多说说我的困扰,我会感觉没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是天生就会说产生共情的语言的,因为它不属于我们“母语”的一部分。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有感受被否定的经历。为了能流利地说出这种接纳他们的“新语言”,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下面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 全神贯注的听。
2、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 说出他们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这一段里,作者分析了面对孩子的内心感受时,我们怎么倾听与共鸣,以及怎么帮助孩子面对自己感受的具体方法。其中提到了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时,说出共情的语言尤为重要。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今晚八点,男朋友给女孩儿打电话,说自己工作上的事,提到在工作的部门师父不愿意教他,不愿意把资源给他,我当即打断了他,向他提问分析,为什么,你对他造成了什么威胁吗?压根没注意到让他倾诉,表达自己的感受。更没有想过怎么跟他产生共情,结果导致他解释了一遍还上火了,两个人不欢而散的把电话挂掉。
【A2】以后我怎么应用
目标:尝试践行共情
行动:当对方跟我表达愤怒、不开心等情绪时,保持倾听。并且过程中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慢慢养成这个习惯,形成共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