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孩子出生,我就一直在不断地学习和摸索教育孩子的方法。一路走来,为了让孩子得到快乐陪伴的同时,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舒适、共同学习成长的家庭环境,我确实费了一些小心思。
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好的习惯会使人受益终身”的道理,所以孩子从小,我就特别注重他习惯的培养,尤其是阅读的习惯。然而,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坏习惯养成容易,好习惯建立难”的困难,所以,孩子每一个好习惯的建立都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需要父母们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专注的养成
孩子从小就是我们自己亲自带大的,所有的事情我们都亲力亲为,没有让父母们帮忙,虽然辛苦,但也乐在其中。在孩子幼儿园期间,因为我工作异常忙碌,能陪伴他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大部分时候都只是陪他尽情地玩耍,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给他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直到进入小学,才发现孩子贪玩好动已经成为常态,无法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学习。无论是做作业还是看书,只要是需要静下心来去完成的事情,他只坚持几分钟就转移注意力了。那时候我也焦虑不安过,后来冷静思考,先自我反省,发现由于工作忙碌再加上照顾孩子的辛苦,自己也处于浮躁的状态,于是,我心想:是不是由于自己的状态不佳而感染给了孩子呢?于是,我决定暂时把工作缓一缓,先稳定自己的情绪,放平心态,再慢慢一点点地去引导他。
那段时间,我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他一起做一些需要安静下来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亲子阅读、和他一起跟唱英文歌、教他下棋、陪他玩拼图、搭积木、在墙上的黑板上尽情涂鸦、一起分工做各种面点、玩超轻黏土等等。只要他放学回家,我就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陪伴他,并和他沉浸其中。
玩是孩子的天性,刚进入小学的儿子,上完一天的课程回到家后,特别想能休息放松一下。我觉得应该尊重他的想法。我也希望他能养成“动静分明”的习惯。玩的时候尽情玩,该安静的时候就要完全沉得下心来。为此我和孩子约定:每天放学回家后让他在花园里尽情地玩30-60分钟,前提是,回到家之后就要认认真真做作业。小孩欢快地答应了。从那以后,每天放学后,我就陪他在小区的花园里跳绳、打羽毛球、溜冰或者他找小伙伴一起玩,玩累了再回家。到了家里就要试着安静下来,休息一会,看看书、下下棋或者做点其他安静的事情,然后开始做作业。期间,我全程陪伴他,不做任何影响他的事情。他要是表现好的话,就按照他的要求,奖励他五角星或者给他盖一个“你真棒”的印章。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孩子终于慢慢地开始能静下来认真地做事情了,倾听、交流的能力也比以前更强了。渐渐地,学校的作业也能认真地完成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所以,自从孩子从出生,我就常常陪他阅读,通常都是我读,他看或者听。他从小就喜欢听各种各样的故事,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小学,但是,进入小学以后,他却非常排斥看书,每每拿到书,都要我讲给他听,就是不愿意自己看。
在我的心里,我一直觉得孩子就是家长的镜子,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折射出的一定是家长某些地方的缺失。所以每次遇到问题,我先进行自我反省,想不明白的地方再给自己充电。通过学习和观察我发现,孩子属于听觉学习型的,为此,我针对他的特点采用了自己的方法来引导他阅读。
我特意买了几本长篇的趣味性比较强的注音故事书,比如《绿野仙踪》、《鲁滨逊漂流记》等等。每天晚上睡前故事时间,我就给他讲一章,他常常在听完后还想再继续听下去,但是我最多给他再讲一章,讲完后就不再讲了。这样坚持了几天以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后面的故事情节,在我善意的提醒下,他终于主动地拿起了书,自己独自看起来。渐渐地,他发现了自己看书的速度比我讲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书中的内容那么精彩,他找到了看书的乐趣,就逐渐地不要我给他讲了。再后来,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晚上的睡前故事就换成了他独立收听喜马拉雅里各种各样自己喜爱的故事了,这个改变,也是我提升他专注力的方法之一。
为了进一步引导孩子看书,尤其是看各种中国的经典书籍,我常常投其所好,以他喜爱的方式给他讲书中的故事和人物以吸引他的注意力。由于男孩子的天性,特别喜欢战争类的题材,所以我常常和他讲《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如何如何神机妙算,赵云、关羽如何英勇无敌等等,必要的时候还给他看看电视剧中的场景。不多久,他就被这些内容吸引了。为了满足他的好奇心,我把四大名著买回家,他便如饥食渴地看起来了。最开始,他仅仅只看我和他讲得最多的《三国演义》,反反复复看了不下几十次,其它三本碰都不碰。为了让他广泛阅读,我继续和他讲中国的历史,历史上的各个朝代的名人故事,逐渐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我带着他到图书馆,借了各种关于历史的书籍,《史记》、《前后汉》、《后汉书》《论语》、《上下五千年》、《项羽的故事》、《秦始皇的故事》等等,满足他对历史故事的兴趣。后来,各种关于中国古代的书籍他都会拿来看,能接受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了。
阅读环境的营造
由于越来越注重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我也更加意识到过去他之所以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家庭环境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过去幼儿园阶段以玩耍为主的房间布置,已经不再适合他上小学后以学习为主的生活了。我意识到,要想让他建立更好的阅读习惯,就应该给他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阅读环境,不论房间大小,至少要有一个安静的角落是留给孩子思考和阅读的。于是,我把他的房间重新整理,把他大部分小时候的玩具都收拾进整理箱,放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只留很少一部分拼装类的益智玩具。把所有的书籍全部整齐地放在书架上和书桌上,并在房间靠窗户的一角,铺上垫子,放几个靠垫,再放一个小书架,摆上近段时间他感兴趣的书,可以让他随时翻阅。此外,在书桌上、垫子上、床头等等这些地方,都随意的放一些以图片为主的绘本吸引他去翻阅。
之后,每天他放学以前,我都会把房间整理好,书桌上和阅读角收拾整齐。分别放上一本我根据他的喜好挑选好的、觉得他应该会喜欢的一本书或者是近期他正在看的书,等着他放学回家来看。而正如我所预期的那样,经常,他一回家看到书就拿起来,安安静静地开始看起来。这时候,我通常会拿一些点心和水果,放在他旁边,然后走开去做自己的事情,不再打扰他。直到他看累了,或者时间过长了提醒他要休息一会或者开始做作业了。
就这样,慢慢地,阅读已经变成了他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亲子阅读时光
我和孩子的亲子阅读从他婴儿时期就开始了。从最初的讲故事开始,到后来陪他看各种绘本,再到后来手把手教他看书,直到他慢慢学会独立阅读,再到现在,他已经不再需要我的帮助,能自主阅读。我依然陪伴着他,我们一起去图书馆或者绘本馆,一起利用各种碎片时间来看书,我们还一起制定各自的阅读或者学习计划。
自从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越发觉得应该从自身开始做起,给小孩建立榜样。于是,在引导孩子的同时,我也在改变着自己。让自己重拾过去对书籍的热爱,我不仅给小朋友买书,也给自己买了许多的书。我常常和他一起阅读,他安安静静地看他喜欢的书,我认认真真地看我想看的书,我们互不干扰。而我也尽量避免在他看书和学习的时间里,用手机做其它的事情打扰他。我一直觉得,想要小孩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小孩一起成长,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变成我们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倾听、分享和鼓励
自从小孩开始爱上阅读,尤其随着他看的书籍越来越多,他每天都迫切地想要和人分享,想要和人探讨书中的内容,他常常会沉浸在那些故事里,有各种各样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而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他不能找到其他的人与他分享这一切,而我,是与他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所以,每天的零碎时间,比如放学后的路上、去上课外班的路上、去游玩的路上,所有的路上的时间,他都在不厌其烦地向我讲述书中的内容,时不时地阐述他的观点,也要问我的想法。大部分时间都是他眉飞色舞地说,我安静地听,我时不时地发表一下我的观点,或支持或反对,或有我自己的见解。遇上有趣的内容,我们一起开怀大笑;遇上积极正能量的事例,我就借机教育他;遇上他讲得精彩的地方,我也夸奖几句;而遇上我不熟悉的或者我不感兴趣的内容,我就让他尽情地说,引导他自己去思考,而我就耐心地听着。我想,这种时候,有一个愿意听他分享书里的内容并肯定他的人就是对他阅读最大的鼓励和支持。
这几年,他每看一本书,尤其是他非常喜爱的书,都要和我分享书中的内容,而我则是他最忠实的倾听者,碎片时间聊聊书里的内容也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习惯。
好读书,读好书
要让原本不爱看书的孩子爱上阅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让孩子坚持不间断地阅读,却是一件更加考验家长们的事情。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我就不间断地给他买书。每个学期,每个需要送礼物的特别的日子里,我都会选一些好书送给他。刚开始的时候,买书基本以绘本为主,从内容生动有趣、图片精美、文字少的书开始;逐渐过渡到以文字为主、部分插图的很薄的故事书;再到后来的纯文字的书籍;到最后的各种经典著作和名篇。
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看书也同样如此。从小孩最感兴趣的某方面开始引导,让他慢慢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由易到难,再逐渐过渡到更多的学科,更全面地阅读。这过程中的每个阶段,我们都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挑选出适合他们的好书,而且要经常更新补充,不断吸引着他们前行,让他们一直保持着强烈的阅读的欲望,唯有如此,孩子们心中阅读的种子才能真正生根发芽,最终长成生机盎然的大树,成为陪伴他们一辈子的财富。
以上,只是我个人在培养孩子阅读的道路上的一些经验,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长正确的引导下,走上阅读之路,从阅读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和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