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怀乡思人类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首句中的“暗”字有什么含义?请加以分析。

    ⑴说明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⑵“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与诗的情境一致。

2.有人认为,第三句中的“折柳”为全诗点睛之笔,你是怎么看的?

“折柳”既点明了吹笛人所吹曲子的名字,有令人想起了折柳送别的风俗,因此引起了诗人的客愁乡思,所以“折柳”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⑴这首诗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⑵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在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3.赏析诗歌《春夜洛城闻笛》首句中“暗”字的妙处。

    “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在宁静饿夜晚嘹亮笛声传来得突然,像是悄然无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4.下列句中的“望”与“西望长安不见家”中的“望”情感相近的一项是(C)

A.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D.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

5.这两首诗都写了听笛,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春夜洛城闻笛》紧扣“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是按先闻笛声后生思乡之情的顺序写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先有情后闻笛,前半部分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部分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

王湾《次北固山下》鉴赏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中的“正”字有什么妙处?

“正”字准确地表现出了风“顺”与“和”的特点。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如果风顺而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描绘了昼与夜、冬与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意思对即可)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第一问: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dié。

第二问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第二问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分别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6.(1)律诗讲究押韵。该诗押(an)韵,韵脚有(前、悬、年、边)等字。

(2)律诗一般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hàn联、颈联和尾联该诗中的对仗句是(首联、颌联、颈联)。

7.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作答。

A.本诗妙用形容词。品析颔联中“平”“正”的妙处。

B.本诗巧用动词。品析颈联中的“生”“入”。

[示例一]选A题。“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与岸齐平,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宏阔大。“风正一帆悬”中,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一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景十分传神。

[示例二]选B题。诗人用“生”“入”,将作为新生美好事物象征的“日”与“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在描写景物、节令的同时,巧妙地蕴含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8.这首诗中哪一联诗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请简要分析。

尾联。诗人以“归雁”为直接抒情的对象,烦劳它们在飞过洛阳的时候,替自己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一联紧承前三联,同时遥应首联,使得整首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

9.这是(唐)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五言律)诗,内容上属于(思乡)诗。

10.解释加点词语。

    (1)次北固山下    停宿

(2)客路青山外    旅人前行的路

(3)乡书何处达    家书,家信

11.“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

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

12.全诗共有四联,选取你最喜欢的一联,说说它好在哪里。

[示例一]首联工整而雅致。“客路”指要去的路,“青山”即北固山,与题目照应。作者乘舟,正朝着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及更加遥远的“客路”。此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这样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便流露于字里行间。

[示例二]颔联对江面风光的描写恢宏阔大。第一句的“阔”是“潮平”的结果,第二句更为传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致表现出来了。

[示例三]颈联富含哲理。“海日”与“江春”分别取代了“残夜”与“旧年”,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此联不仅写景逼真,而且写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

[示例四]尾联直白、深情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情怀。作者看到天空的归雁,大概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希望雁儿捎信问候家人。此联紧承颈联,呼应首联,使全篇笼罩了一层淡淡的思乡愁绪。(任选一联,言之成理即可。)

13.请赏析“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

描绘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时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宏的境界。

14.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忧愁;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第二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只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还是止不住。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怀亲之情。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请简析前三句的景物描写。

    前三句写景,景中含情。作者连用九个名词,并列九种景物,构成了一幅萧瑟悲凉的秋景图,渲染出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

2.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在全曲中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具有画龙点睛之妙。前面几句描写的凄凉秋景构筑了人物活动的背景,这种环境更能引起“断肠人”的情感共鸣,渲染出人物内心的愁苦之情。最后一句写景中人,直接抒写人物内心的无限愁苦之情,点明了全曲的主旨,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马致远在元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曲状元”,他与当时的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4.下列对本小令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小令的题目“秋思”点明了主题:描写秋天的景色,抒发作者的思绪。

B.本小令并列写出了九种景物,并使用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修饰语。

C.作者写景的目的是抒情,末句的“断肠人在天涯”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D.作者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景色与情思相融会的表现手法。

D(“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不正确,应该是“动景与静景相结合”。)

5.说说为什么人们普遍认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古代作品中描写乡愁的代表作品。

    因为此篇抒情作品,仅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作者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悲凉的氛围中,使主人公的主观情绪与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6.阅读下面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完成后面填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同样是写秋景,刘禹锡和马致远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豪放热情),马致远却抒发了凄苦惆怅之情。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天净沙·秋思》却是(借景抒情)。

7.这首小令前三句连用的九个意象中,既有给人悲凉之感的意象,又有给人温馨之感的意象。把这些不同的意象穿插起来表现秋景,你觉得协调吗?为什么?(品析相关意象的特点,然后对比分析这些意象在表现秋景时所产生的效果。)

    协调。第一、三句所用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都体现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而第二句所用意象小桥、流水、人家,带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秋天的萧瑟、苍凉,生动地抒发了作者凄楚、愁苦之情。

8.下列句子中,能概括全篇主题思想的是(D)

A.枯藤老树昏鸦  B.小桥流水人家

C.古道西风瘦马  D.断肠人在天涯

9.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和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鉴赏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前两句诗写景叙事,其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蕴含着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友人离别的痛苦等情感。

2.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作用。

拟人手法。诗人大胆想象,赋予明月以人性,希望明月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表达诗人的优愁、无奈和关切之情,生动形象,新颖奇特。

3.这首诗中的意象“杨花”“子规”有什么作用?(从意象本身的特点及其为全诗所营造的氛围的角度来解析。)

“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的啼声悲哀,象征离别的哀伤。首句以“杨花”“子规”点明暮春的时令,同时以“杨花落尽”和“子规”啼叫的情境为全诗营造了凄楚的氛围。

4.这首诗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诗句中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及诗歌背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中,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把自己对友人王昌龄被贬谪的牵挂与担忧托付给明月,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与同情,又表达出对友人的关怀与宽慰。

5.杨花在旧体诗中常象征(离散、漂泊)。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时节)的一种(哀伤、惆怅)的气氛。

6.古人在诗词中用来营造气氛、描写情境的鸟儿很多,李白为什么独选子规?

子规鸟叫声凄凉,似“不如归去”,古人视之为悲情之鸟,李白用“子规啼”表达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及对朋友的不舍之情。

7.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诗人运用了拟人、奇特的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①选准角度;②既要说明运用了哪种手法,还要将这种手法的作用说明白。)

[示例一]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已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

8.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哪两句与本诗末两句情感相似?请写出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无题  其一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第一句诗中的两个“难”字分别指什么?

    第一个“难”指相会困难,第二个“难”是指分别时的痛苦难堪。

2.颔联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意思?现在一般用来表达什么意思?

    诗中是借用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比喻对意中人至死不渝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现在常用这两句诗来比喻为事业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请简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复杂感情。

这首诗写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的失意和精神上的苦闷,全诗表现的是悲伤、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渴望、执着的复杂感情。

4.对本诗以“无题”命名原因的推测,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容不便言明    B.难选恰当题目

C.表意隐晦曲折    D.因为表现爱情

D(无题诗内容多样,是否以“无题”命名与内容无关。)

5.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以女性口吻写对爱情的心理,悲伤、痛苦之中寓有抒情主人公的渴望和执着。

B.首句中的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痛苦难堪,第二个指相会困难。

C.前两联着重揭示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

D.后两联写想象对方夜吟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B(对两个“难”字理解颠倒了)

6.诗歌用词独特巧妙,“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用了谐音的方式,即表达对自己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这里指(传递心间的信使)。

7.诗歌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任选其一,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要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两句诗作者在极度相思中发出的深沉感慨,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了别离的痛苦。第一句,写长久分别不得相见的痛苦与不得不再度分离的痛苦;第二句,作者用眼前的暮春景物来表达对自己境遇的感伤,既是写自然环境,又是作者心境的反映,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全局是说,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作者与思念的人不能相聚的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流尽一样。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的悲伤与痛苦,又表达了他对缠绵、灼热爱情的执着追求。

8.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融情于景,两个“难”字概括了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比喻新颖,语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颈联“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设想,笔法曲折奇丽。

D.尾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很多。

D(蓬山路途很远,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即使有书信也难以寄达,是难有沟通信息的机会的。)

9.有人评价此诗:“全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江淹《别赋》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阅读全诗,说说为什么“别”字是“通篇主眼”。(应从古人相见不易、情人之间情感深厚的角度分析)

乐聚恨别是人之常情,古代交通不便、书信不畅,有着深厚情感的人们才对离别如此动情;《无题》通篇紧紧围绕离别时的情感及想象分离后的情状来写。因此,“别”字是“通篇主眼”。

10.本诗用字独特而巧妙。“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用了谐音的方式,表达对自已爱慕的人的(思念之情);“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是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这里指(传递信件的信使)。

1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经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任选其一,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要赏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赏析示例]诗句抒写的是其爱情的不幸遭遇及苦闷心境。第一句写长久分别不得相见的痛苦与不得不再度分离的难以承受之痛。第二句用眼前暮春的景物来比喻,更增添了无法抗拒现实的痛苦,既写自然环境,又反映抒情者的心境,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赏析示例]“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这种痛苦无尽无休,仿佛烛泪直到蜡烛燃尽才流尽一样。这两句既有思念的悲伤,也有对爱情缠绵、执着的追求。

相见欢  南唐后主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阕所写的内容。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2.简析“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句中“别是”二字的妙处。

    “别是”二字极佳,表现出词人丰富的情感。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备受屈辱,尝尽愁苦,内心情感极其复杂,难以表达。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亡国离恨的惆怅和孤独落寂的情怀。

4.对李煜《相见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起句“无言独上西楼”,绘尽孤独之状。“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是写出了梧桐深院的清冷秋景。

C.“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D.“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现了对“离愁”的滋味讲不出、说不清的极其复杂的内心感受。

5.这首词选自《南唐二主词》。作者李煜,五代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975年李煜亡国降宋,后被毒死。此篇写于他降宋之后。

6.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景,用寂寞清秋的夜色烘托作者沦为囚徒后孤寂愁苦的心态。

B.下片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抒写无从言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亡国之愁。

C.首句“无言独上西楼”,活画出作者愁苦的神态及孤寂的身影。

D.末句意蕴极深,写出了作者对今昔天壤之别的境遇无法言说的情感。

B(下片没有使用夸张手法,只使用了比喻手法。)

7.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赏析“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谈谈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来抒发内心一腔愁绪的。

    此句写俯视庭院所见——挺拔的梧桐树在清秋中寂寞地生长,被高墙深院牢牢地禁锢,这梧桐树正如作者一样,显得落魄、孤寂、万般无奈。此句看似写景,实则是作者以梧桐树自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愁苦的心境,融情于景。

8.阅读全词后,你怎样理解上片里“独”字的含义?(要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来分析)

一个“独”字,形象地描写出作者被囚之后的孤独。他的痛苦无人可说,也不愿与人说,只能孤独地登楼望月,顾影徘徊。

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的“滋味”指什么?为什么要在前面冠以“别是”?(抓住作者的心理活动及写词时的情感来理解)

这里的“滋味”指“离愁”,对过去的回忆、对现状的伤感、对未来的忧虑等都在其中。冠以“别是”,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之意,这样就把“离愁”之苦真切地表达出来了。

10.用自己的话概括上下两片的意思。

上片写景,用寂寞清秋的夜色烘托自已变为囚徒后孤寂愁苦的心态;下片用比喻,抒写无从言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亡国之愁。

11.结合具体词句,谈谈这首词语言上的特点。

本词语言质朴自然,用比喻“剪不断,理还乱”,用无法言说的“别是一般滋味”,用拟人“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对作者的“离愁”进行了真切、深刻而形象的描写。

阅读原文阅读 448

在看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348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22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936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27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67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85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31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96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41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83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5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91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92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24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2评论 2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