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玄都观桃花》
——《围炉读诗四》
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唐代大诗人,我们中国人都是很喜欢很喜欢的。
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你还喜欢哪些唐代大诗人呢?除了他们,我还很喜欢刘禹锡。
今天我们来聊聊刘禹锡吧。
我觉得唐代的那些大诗人中,刘禹锡是很特别的一个,他性格耿直豪放,刚毅顽强,勇敢无畏,敢于蔑视权贵,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斗士,是一个妥妥的爽文大男主,讽刺挖苦朝中小人那真叫一个痛快。
不过他也为他的耿直豪放,付出过很大的代价。
我们先来说说他的“桃花诗案”吧。
刘禹锡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并且他认为读书人不应该只是吟诗作赋,而应该关心国事,为国效力。
他怀抱理想,以满腔热情,参与到以王叔文、王伾,柳宗元为主要成员的名为“永贞革新”的变法运动中,想为国家的昌盛,大唐的复兴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然而,轰轰烈烈的变革运动失败了,随之而来的是一场惨烈的政治清洗。王叔文,王伾和柳宗元都遭到了贬谪。
刘禹锡也难逃厄运,被一贬再贬。先是贬为连州刺史,还没走到连州,路途上再度被贬为郎州司马。
经过十年漫长的流放生涯之后,刘禹锡终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京师长安。漫长的流放生涯并未改变刘禹锡的刚直,也没有摧毁他的意志。
回到京师长安的这一年春天,他借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一事,写下了《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即《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先感叹赏花盛况。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话锋一转,对当年打压自己的朝臣们这十年来培植出来的党羽进行了抨击:你们这些看起来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都是把我们赶走之后冒出来的。
可以看出,刘禹锡根本瞧不上朝中那些不思进取,不愿改革,只知道趋炎附势,没有真才实学的无能之辈。
对他们给予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弄。锋芒毕露,毫不留情。批评朝臣,也就是间接地批评朝政。所以这首诗一经传出,朝中新贵们纷纷表示不满,认为刘禹锡在讽刺他们是新晋的权贵,一致排挤刘禹锡。
刘禹锡再度遭到贬官流放。这一流放又是十三年。
刘禹锡就是刘禹锡,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被再度流放十三年后,回到长安后,又写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尽净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当年那些趾高气昂的种桃道人,今天都去了哪里?——当年打击我们的那些保守派们,现在死的死,退的退,跟着那些保守派们崛起的新贵们现在已经销声匿迹了。
但是十三年前,因为你们被贬谪的那个了“刘郎”——我老刘又回来了。
这样的刘禹锡,你是不是也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