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多快破10亿票房的芳华是近两年难得老少咸宜,口碑担当的作品。正如冯小刚导演所说:自己的人生已过大半,剩下的日子必然是顺着自己的心意,拍出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的好作品。
钟楚曦剧照
年轻时,第五代导演大多都游走过一段裹着商业化和视觉冲击效果,不伦不类的创作期。
陈凯歌的《无极》,冯小刚的《夜宴》都曾是人们茶余饭后数落的谈资。但随着《唐山大地震》、《集结号》、《1942》、《我不是潘金莲》等作品问世后,包括参演男主角被扇一记响亮耳光的《老炮儿》。我们都能感受到冯导这些年来的“用心”。致敬时代,致敬伟大而被忘却的历史群体。
黄轩演绎的“刘峰“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代表之一
此前大家普遍认为无法吸引到核心观影的年轻群体的作品很难取得好的票房成绩,《芳华》的受众定位是高于45岁的观众,既电影的成败需要取决于大龄观众的口碑效应,如果能把这类人群的热情调动起来,电影就成了,由此可见,《芳华》做到了。
令老一辈人动人的画面
可喜的是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身处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主动给家里长辈父母买电影票。
《芳华》作为最新案例值得好好研究。但要说这一类具有年代代表性影视作品,在电视剧中不算小众,由于电视剧的受众年龄偏大,基本也就占更多的篇幅。然而近年来很少有能令年纪大的观众提起兴致走向影院的作品。
钟楚曦版海报
可见是中国电影市场忽略了观影群体结构的思考和调整,将我们的观影群体想象的十分单一。中老年观众实际上不仅有充足的时间看电影也有空在茶余饭后进行电影消费。只是我国的电影市场还没能好好培育这一群观众,忽视了他们的价值。
中老年观众的消费力的确有待开发,但一部电影就认为是打开市场但前兆,未必太浅薄,这么想和跟风的结果,必然是精品难出,山寨扎堆。慢工出细活,真正好的作品需要有阅历的作者好好打磨,期待冯导下一部走心作品再给大家带来难得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