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种种困境,难以突破自我限制,家庭、工作、社交都遇到难点。而且我也发现,即使一直主动去寻求外部环境的调整,也无法改变我所面临境遇,这种状况一次次出现,让我不得不反思,或许问题出在自己身上,那么,到底有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去突破呢!
幸而,看到了阿德勒个人心理学,被他的思想所打动,这正是我需要的。希望能够跟随他的指引,认清自我问题的本质,并能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希望此篇能够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新的认知:
性格
自卑
社会感
幸福
01性格,是一种后天的行为模式
“性格”,是个人为了适应外界环境而表现出的风格,也是个人对外界回应的行为模式。很多人以为性格是先天遗传而来,其实不然,性格是为了维持某种特定的生活习惯才形成的,既不是遗传的,也不是天生的。比如,孩子不是生来就懒,而是懒惰是他有一种受重视的感觉,且能让他轻松的生活。孩子有了受重视的目标,才有了懒惰的行为。
再比如,有个朋友一直不爱说话,从小时候就如此。一直以来都以为是内向性格带给他的表达特点,然而通过探寻他的生长环境以及儿时的记忆,就会发现这种认知一直都是错误的。他在儿时记忆经常有些片段,当面对陌生人自己不主动说话的时候,家里人总是说“这小孩嘴上不说话,但是心里什么都懂”。这对儿时的他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夸奖,既赢得了家庭的关注,也获得了充分的满足感。甚至他曾幻想过:只要我跟所有人接触都保持缄默,让别人知道我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清楚、明白,那我岂不是很厉害!由此,这种信念便植入思想,为了赢得关注/赞许、体现自己的优越感就保持寡言少语的沟通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一遍遍强化,最终塑造成如今不善表达的性格特征。原来,性格特征背后都切实存在着深层次、隐藏的动机逻辑以及行为演化的路径,是一种后天塑造的个人特征。
02自卑是一切性格特点的根源
口吃的人明明没有任何智力问题,却给人一种迟钝笨拙的感觉。仅有的一点社会感迫使他和他人建立关系,但强烈的自卑感和对失败的恐惧又让他裹足不前,所以行动时就显得犹豫不决、畏缩怯懦。
自卑感,不是一种客观的事实,而是由于自己无力改变现实或者无法达成理想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解释。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使我们无法改变和左右的,所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些自卑感,也正是因为自卑,我们才会努力超越自己,追求成功,实现自己。
然而,自卑感的程度因人而异。严重的自卑感形成自卑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无法做出正确的反应,也不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定自我价值,自我设限,最终放弃努力,变得抑郁沮丧。
他们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努力的借口,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改变。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优越感是自卑感的补偿机制。人这一生都在穷尽方法寻求优越感、成就感,获得人生意义与价值。当优越感与社会感结合,必然能在人生意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但当优越感脱离了社会感,进入狭隘的自我空间,寻求优越感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
他虽然不够优秀,但可以想象自己是优秀的。
“要是……,我肯定能做的更好”
“这件事要是让我来做,我一定能够做的比他好”
“要是……,我就一定能够……”
只有达成了特定的条件,他们才肯去努力。他们的自我评价非常高,觉得自己在有价值的生活上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只要……这都是自欺欺人的虚假幻想而已,利用环境麻痹自己,让自己有一种很强大、聪慧的感觉。
“要是A,就会B”还潜藏着他们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将自己不努力解决问题的态度合理化。既希望表现出自己在某方面的优越感,又想体现出当下非理想状态是因为有客观原因存在导致的。
具有优越情结的人沉浸于自我幻想中,逐步脱离社会关系,并形成自我中心主义,陷入“自卑—追求优越—无法改变现实—否定自己—幻想中的优越—现实未改变”一系列负面循环之中。
现实中的生活方式,都是为了追求优越感目标而形成的。根据他们的目标去判断,采取的行为完全没有问题。只改变行为没有意义,只要目标没变,还是会变换其他方式去实现。
老师问班里最懒的学生:“你的成绩为什么总是这么差?”学生说:“因为你从不关心那些乖巧懂事的学生,我成绩差,却能引起你的注意。”只要他想引起老师关注的目标不变,他的懒惰习惯就不会改变。
每个心理出现问题的人都是这样,方法准确无误,但目标是错的。必须探寻他们行为背后隐藏的目标,以及这种目标与优越感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新目标出现后,人的态度和方法自然也会更新换代。
03社会感是个人的归宿
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无法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困难,从原始社会开始,人就开启了群居生活,依靠群体的力量来弥补个人的不足。
个体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主要面临社交、工作、亲密关系三大课题。
从小被父母宠溺养大的孩子,很自然会形成自我中心的世界观,只知索取而不懂得付出。但是当走入社会就会发现自己不再是原来的在家庭中的焦点位置,别人没有那么关注自己,自己不过是人群中的普通一员而已。
如何摆脱自我中心性呢?有两个前提需要理解,第一、我们不可能完全理解他人,他人也不可能完全理解我们。第二、我们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控制他人,阻碍我们意愿、与我们想法迥然相左的人是必然存在的。他人为我们的付出是善意,不要自以为地当做别人的义务。
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直处于与他人共存的关系中。自我封闭的人的观念中没有他人或者他人的意识较淡,形成了“自己—自己”的构造,在自我观念中需要打破这种构造,重建“自己—他人”的构造。
阿德勒说,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摩擦,但有些人担心受到人际关系带来的伤害,就把他人当做敌人,逃避人际关系。但我们只有融入人际关系才能获得喜悦与幸福,那么我们就不能与他人为敌,而应将他人视作伙伴,生存中的伙伴。
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自由。没有必要去寻求别人的认可,满足别人的期待。我们为自己而活,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分清这是谁的课题,关注自己的课题。以“谁选择、谁负责”为原则来判断这是属于谁的课题,冷静地划清界限。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个人价值因个人的存在而存在,并不因我们做到了什么才能够证明我们的价值存在。不依赖别人的评价,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和自我决定的能力,才是自立的本质。正视自己的存在,也以同样的标准正视他人的存在。在这样的社会共同体中,人才不会通过竞争打败别人的方式突出自己的优势并体现自我价值。如果我们能将他人视为愿意全盘接受我们真实自我的伙伴,并且相信这样的伙伴一定于我们有益,那么我们就会产生贡献感。贡献感使我们认可自身的价值,从而有勇气融入人际关系。
04活在当下的幸福人生
不要活在可能性中。有人认为只有当实现了什么的时候,真正的人生才会开始。有这样的想法的人把当下的经历当做了准备阶段,但是当下也是切切实实的生命进行时。那些觉得在职场上得不到晋升是因为工作环境、各种人际关系等原因的人,也抱有这样的想法,总觉得自己有一天会动真格,只要自己动了真格就一定能够出人头地,到时候就能在所有人面前扬眉吐气。他们寄希望于“总有一天”,殊不知现在才是最应该“动真格”的时候。
判断自己的语言、想法以及认知是否建立在客观现实之上,只有区分清楚客观事实与自我臆想,才能对现状有清晰的认知,进而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与行动。
放手过去。记忆中的过去并不真实完整。我们的记忆并不会想电影一样记录下每个细节,当我们回忆过去的时候,大脑会不自觉地把缺失的部分进行填充,更为关键的是,填充的依据是根据当下的事实与感受。过去,被赋予当下的主观意义,拘泥于过去是没有价值的,过去的经验,也不必然是今天问题的原因。
如果一个人本来在经历某件事之前,本来就没有以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自己所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他肯定会把自己所经历的这件事当做逃避的理由。
放手未来。我们无法为未来做出决定,那么为未来感到不安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大多为了消除不确定性,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却是不靠谱的,同样是建立在当下的现实背景之下。如果一味考虑将来的可能性,那就无法享受当下的快乐。
我们所度过的每一天都不是在简单重复着相同的事,即使我们做好了每日生活的大致流程,今日与昨日也绝对不会相同。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心情开始新的一天,那么就不会一味期待明天的到来,而会首先过好今日。如果这一天是充实的,那么我们也不至于被今日未完成之事夺去全部注意力。
幸福和幸运不同,人不是因为经历了某件事幸福或不幸,而是当下就已经是幸福的。人的价值不在于生产率,而在于存在本身;除了此刻的自己,我们不能成为任何其他人。
我们没有必要去远方,或者未来去寻找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