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盈而未满,才是人生圆满

公历:2020年5月20日小满

农历:庚子年 四月二十八

气温:23~30℃

天气:晴转多云

风向:微风

坐标:江西南丰


5月20日,时值小满,夏天的第2个节气。

复学已第四周了,我的焦虑和躁狂暴露出我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小满,恰在此时提醒我——最好的人生未必是事事极致圆满,“小满”未尝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

哪些假象的忙碌是需要断舍离的?哪些真心的热爱是需要执着坚守的?内心的声音已经越来越清晰。

                                      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诠释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又云:“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此时麦子籽粒已经渐渐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这样文绉绉的解释,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对于小满的认识。

我把“麦”字的甲骨文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玩猜字游戏。聪明的孩子根据小满名字的由来很快猜出这是“麦”字。

麦(甲骨文)从攵( zhí),来声

我们一起在黑板上比划着:甲骨文的“麦”,上面画一株小麦的样子,它上部是穗,中间两侧是叶子,下面是根。下面画一只脚的形状,表示走来的意思。

孩子们立刻心领神会,原来“麦”是走到田地去看看麦子成熟了没有。

“麦”字的前世今生

教室里的投影尚在报修中,无法用可视图片给孩子们展示麦字的前世今生。

我用手把黑板上“麦”的下面部分盖住,告诉孩子们上面这部分是个“来”字呢。孩子们很惊讶,“来”字怎么长着一张小麦的脸哈?说起来,这“来”和“麦”还真有一段渊源了。

“来”原是“麦”的本字。麦子,因为是从外域引进的作物。甲骨文再加"夂"(倒写的"止",脚,表示迁徙,引进),另造"麦"代替。据说北方民间把小麦熟了就叫“来了”呢。

“来”字的前世今生

汉字带给我们的绝非抄抄写写那么枯燥乏味。当你走进神奇的汉字王国,你一定会发现,每个汉字都是我们祖先远行的脚印,不同的形体承载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历史。每个汉字也是一个故事,举手投足间尽显我们中国文化的魅力。

循着汉字的前世今生,小满这个节气也渐渐地从书上走进了我们的心里。此时,再读欧阳修的这首《小满》,我们对小满的认识也会越加清晰吧——

小满(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我们反反复复地读,在彼此熟悉的声音中,小满的画面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一个“啼”字将我们带进那样一个宁静的夏夜,清风徐徐,杨柳依依,偶尔传来几声夜莺动听的歌声。一轮皎洁的明月,照亮夜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一个“笑”字点亮整首诗。眼前仿佛看到尚未成熟但已悄然灌浆的麦子,于风中微摆,浅笑嫣然,娇嗔可爱。

接着,我们再一起回顾了二十四节气歌。二十四节气里对应的节气咱们先找一找,小暑对大暑、小雪对大雪、小寒对大寒。好了,问题来了,那小满之后对应的怎么不是“大满”,却是芒种?

短暂的沉默之后,我们在“小满”这两个字中开始自我反省。

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谦受益,满招损”这几个字,孩子们一下子便明白了。这句话被每个孩子的口唇细细咀嚼后,又被孩子们工工整整地写在了语文书的扉页上。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是自然之道,也是人生大道。我们从未想过,小满,原来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智慧的节气。

其实,生命的智慧也藏在小满三候中:一候苦菜秀。墙根路边,草丛阶前,一朵朵黄灿灿的苦菜花,秀出的不也是自己生命的美满?

二候靡草死。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日渐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开始枯死。“一岁一枯荣”的靡草,用这样壮烈的方式完成着自己生命的小满。

三候麦秋至。此时,麦子开始成熟。北方小满日吃苦菜和尝新麦的习俗,应该是用吃“苦”尝“新”来诠释生命的禅意吧。

突然发现,20分钟的晨读时间,远没有线上节气晨诵课来得从容。

但匆忙也好,从容也罢,这段特别的自然节气之旅,终将成为我们独一无二的生命印记。

                                    2

和孩子们开启农历课程后,我对每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都多了一份期待和憧憬,对生活中的一株草一朵花一只虫都平添了一份疼惜与爱恋。

每个节气日,不管有多少繁杂的琐事,我都会选择暂且放下,给自己一段与自然独处的时光,用自己的眼和心,去感恩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好馈赠。

第一时间跑去琴湖边探望的是我一天天看着长大的桃儿。看着它们一个个毛茸茸的样子,我知道它们离功德圆满之日也不远了。

毛茸茸的桃儿

最爱琴湖边成排的紫叶李,满树的李子,缀满枝头,个个珠圆玉润,像极了紫红色的玛瑙。很奇怪,长了果子的树枝都高高的,我举着手机怎么都拍不出我看到的样子。偏偏我够得着的地方,居然都没有果子,也不知是没有长,还是被人摘了。莫名地想起了那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好不容易看到一个,先生帮我将树枝压下来,我赶紧留下它的靓照。

李下不整冠

从李数下移步,一股带着甜味的清香流进我身体的每一寸肌肤。一抬眼,一丛丛栀子花淡淡地盛开在路旁,清澈,澄净,温柔,小家碧玉似的,惹人怜爱。

许多与栀子花相关的记忆也一一涌上心头。小时候,栀子花开的季节,奶奶总会摘下最灿烂的几朵别在发髻上,再将那些半开的花苞摘回家,拿一个大茶碗,盛一碗清水,任凭它在大茶碗中荡开一室清幽。

而今,栀子花又开,我仿佛又闻到奶奶鬓边颤巍巍摇曳着的花,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栀子花

继续前行,金丝桃以最为抢眼的方式进入我的视线。一朵朵,一束束,绚烂如金。为什么叫金丝桃?看看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的根根金丝自然就明白了。

不由得蹲下身子仔细欣赏,这花长得可真有型呵。两片对生叶中间,以十字方式生出四根细枝,每根细枝上又生出两个分支,每个分支各开出两朵金灿灿的花儿。如此造型,宛如一盏华丽丽的水晶吊灯。

金丝万缕吐相思

一路行,一路醉,不觉走到琴湖中心最安静的搭石边,水葫芦已占据了湖畔的大片领地。一朵朵美貌的小蓝花点缀在大片的绿色之中,极为养眼。

凤眼蓝(水葫芦)

走近看,发现每朵花都有6片花瓣。奇怪的是最上面的一片居然都有一个蓝色的“眼睛”,里面还有一个黄色“眼球”。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它的学名就叫“凤眼蓝”。跟“水葫芦”比起来,这名儿可雅多了。

凤眼蓝(水葫芦)

琴湖走完一圈,开得最繁茂的当属长廊下的那排合欢了。

远远望去,满树繁花,像笼上一层云霞,站在树下的我,痴痴地看呆了。一个老人走过,呵呵笑着说,是老好看咧。我这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笑了。

拾起飘落在地上的一朵,放在手心。这哪是花啊,分明是一把精巧别致的小折扇呵。一次晚练时发现,合欢树的叶片居然是昼开夜合,像极了含羞草,“合欢”这一美名怕也是由此而来的吧。

合欢花

小满,最让我满足和欢喜的自然是我和闺蜜的菜园子了。

我们的菜园子不大,品种却有十余种。喜欢什么便种什么。喜欢让南瓜满地跑,便让它满地跑。喜欢让丝瓜和豆角爬上架,便给它们围个小篱笆,搭个小凉棚。当然,浇水、除草、观察它们的变化,想象它们随意垂挂枝头的样子,也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并非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但不努力却一定不会有回报。如此浅显的道理,却非人人都懂。

一嘟噜一嘟噜的蔬菜瓜果,是自然的馈赠,也是土地给予每一个辛勤耕耘的农人的丰厚回报。这些小小的满足和欢喜,便是我能触摸得到的一嘟噜一嘟噜的小幸福了。

我们的菜园子

                                      3

孩子们继续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记录着这个节气带给他们的不一样的发现,以及点点滴滴的触动。

熠扬同学家金黄的枇杷点亮了整个初夏。陈老师说,这可是她吃过的最甜的枇杷。熠扬家摘枇杷的规则真是很有意思哈,貌似每个人都没闲着。

熠扬作品

伊涵同学家的晚莲什么时候会开花呢?陈老师也挺期待的。

伊涵作品

宇翔同学说,对于一些植物来说,小满是个“长胖”的季节。原来,植物也会“发福”哈。陈老师不平衡的内心得到些许安慰。

宇翔作品1

宇翔作品2

仪岑同学摘枇杷的经历,陈老师也有过呢!有些时候,外表也会骗人的。

仪岑作品1


仪岑作品2

浩天同学,你倒是说说奶奶家的荔枝树什么情况哈?

浩天作品

婧嫄同学笔下的菜园子着实长势喜人——修长的黄瓜,绿得发亮的辣椒,长着长胡子的玉米棒……哪样都让人欢喜。

婧嫄作品

小满和立夏有什么不同?婧嫄同学的这组图片会告诉你答案。看到这组图片里的荷叶对比图,说到立夏日荷叶是卷起来的,小满日则是舒展开的,我也是前不久才发现这个秘密的。

婧嫄

蔓依的节气笔记越来越有味道了。或青或红,或弯或直的辣椒和一簇簇的韭菜,可是蔓依笔记中的主角哦。

蔓依作品

思媛说,小满是个有魔法的节气。小满时节,学校里的广玉兰的确是一道风景,站在教室阳台往下看,经常可以看到蜜蜂嗡嗡嗡地忙碌着呢。建议思媛同学还可以动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大自然的奇妙。

思媛作品1

思媛作品2

歆怡要去表哥家吃枇杷的喜悦,都甜到心窝里,溢出纸面来了。

歆怡作品

宸佑同学的文字就像一幅工笔细描的中国画。不管是水杉,还是地锦,宸佑都能有序而细腻地描绘出他看到的真实模样,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宸佑作品

没过几天,宸佑同学又发来他用锤子便签完成的一份自然笔记。这一回,宸佑描写的是乡下老家的后院,好一派迷人的初夏田园风光哈。

宸佑作品

凌伟同学说得没错,小满的确是个色彩斑斓的时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说的不就是这个节气么?

凌伟作品


晨诵课,和孩子们提到的“小满动三车”,晨宇同学做了详尽的记录。

晨宇作品

“六一”儿童节这天,孩子们听说我要带他们到操场上去实地完成一次节气观察,欢呼声差点掀掉了教室房顶。

操场上的这棵枫杨树绝对是我们学校的元老级植物,第一次走进学校,就忍不住在它身旁驻足。但孩子们似乎对它并不熟悉,甚至连它的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

校园里的枫杨树

想要了解它,就必须走近它,靠近它。

因为连日的暴雨突袭,树干上的苔藓湿湿的,孩子们想要抱抱它的愿望只好暂且打消。但这并不妨碍孩子们对它产生的研究兴趣。

枫杨树下

整理孩子们的小满“收官之作”,我的心也逐渐趋于宁静——

晨宇作品

霓可作品


歆怡作品1

2

彬晨作品               

                                枫杨树

我们学校里有棵大枫杨树,它高大得像一座灯塔。

它的树干上到处是青苔,这些青苔摸着又湿又软。虽然有点湿,可却不会弄湿衣服和身体。这些青苔连成一片,就像一条绑在枫杨树上的绿围巾。

如果你靠近树干,你会发现有一些小黑点在移动,它们就是树上的小居民——烟管蜗牛。小家伙们背上的壳和其他蜗牛不太一样,因为烟管蜗牛们的壳是螺旋型的,像一个钉子,顶端尖尖的,底部是一个圆形。在那个小洞穴里,藏着一个小生命,胆子大的蜗牛有时会把放在壳里的小尾巴露出来,用背拖着那个壳,它这样做时半个壳给放空,就只剩顶上的黑色部分了。

我一直蹲着看趴在树干上的烟管蜗牛,脖子都有点酸了。猛一就抬头,居然发现树干上部有“枫叶”,太奇怪了,难怪叫枫杨树呢。枫杨树上的“枫叶”和秋天的枫叶长得还挺像的,只是颜色没那么红,带点黄,紧贴在树干上。仔细看,它们却不止五个锯齿,差不多有9到12个吧。为什么他们会在树干上呢?他们是怎么上去的呢?唉呀!这树上又有一种叶子长着绿色的茎,末端长的正是绿色的“枫叶”。在枫叶边的树枝上,还长着一些像垂柳的长条,老师说那是它的果实。站在教学楼往下看,就像枫杨树上长着一串串苦瓜。站在树下看它们,像一条条小毛毛虫在荡秋千。 摘下一串放在手上,原来是一个个金元宝呀。

真是一棵奇怪的树。

这棵古老的大树和我们学校一样,历史悠久,它身上的秘密也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郑彤作品

                        学校的枫杨树

我们学校操场上,有一颗据说与实验小学同龄的枫杨树。今天,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观察了这棵有悠久历史的枫杨树。

这棵树看起来有一栋教学楼那么高,树干很粗,两个人的手臂都抱不过来。由于太高了,所以我们只能先从树干开始观察。

树干上有很多凹凸的黑线条,参差不齐地蔓延在树干各处。上面布满了柔软的绿色苔藓。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这些布满苔藓的树干上,趴着几十只蜗牛!它们一个个都缩进了壳中。凑近看,发现这些蜗牛与其他蜗牛不太一样,别的蜗牛的壳都是圆溜溜似棒棒糖的迷你版,而这些蜗牛的壳却细细长长似海螺的缩小版。从老师口中我们知道了,这叫“烟管蜗牛”,我这才发现,的确和烟管有几分相像啊!

再往上看,也是这棵枫杨树比较特别的地方,在树枝与树干的分岔处竟长满了有四五十厘米高的枫叶!与下面绿色的苔藓产生了鲜明的色差。为什么夏天会有枫叶呢?更奇葩的是,这些枫叶为什么要长在树干上,而不是树枝上?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枫杨树”的名字应该也是由此而来吧!

这棵树真是太高了,还想再往上看,必须要站在石凳上才能看得清晰,千万枝树枝分岔开来,又有了千万片绿叶茂盛地长成一大片。但与其它树与众不同的是,它的树枝上垂下了像柳树一般的长条儿。千条万条,仿佛绿色的丝带,又仿佛绿色的风铃。或许“枫杨树”的“杨”也是指杨柳?如果是的话,那这个名字就很巧妙地将这种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结合在一起啦!

一会儿,雨噼里啪啦地落下来了,我们只好匆匆地与枫杨树说再见了。


婧嫄作品

校园里的枫杨树

今天上午,陈老师带领我们到操场上去近距离观察校园里的植物。

我们来到一棵高大壮硕的枫杨树旁。枫杨树的树干非常粗,我都不能用手臂环绕住它。而且它的树干还十分潮湿,上面长满了苔藓。

突然间我发现,树干上紧紧贴着几只烟管蜗牛。它们的外壳就如同的它们的名字一样,又长又硬,黑乎乎的,仿佛烟管一般,与其他普通蜗牛那卷卷的、褐色的壳显然不同。我试着伸出手去抠了抠它,可却抠不下来,它那肉乎乎的身躯就像吸盘一般紧紧地吸在了树干上。可我决不善罢甘休,就找来了一根树枝,使出全身力气一拨。蜗牛的身体松动了,便从树干上滑落了下来,在地面上艰难地蠕动着, 想重新爬回枫杨树,在它爬过的区域里留下了一些黏乎乎,黑漆漆的液体。

我抬头一看,发现枫杨树的叶子很长,它的纹路清晰,而且十分有条理,两旁还带有锯齿,挂了满树。

枫杨树的枝头还挂着些流苏般的、对仗工整的绿色果子,长长地垂下来,样子十分好看。

据陈老师所说,在实验小学建校以来,就有了这棵枫杨树,它已经在这儿耸立了八十多年,至今已快有教学楼那么高了。在这漫长的八十多年里,它聆听了多少老师的讲课声,以及多少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啊。这样想来,它一定是一棵有灵气的古树了,至少也是一棵知识渊博的古树吧。如果你愿意好好地去抱一抱它,说不定还能听见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们那朗朗的读书声呢!


矜涵作品       

                        小满自然观察笔记

今天我们跟着老师到操场上上课。

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操场上的那棵枫杨树。我用手摸了摸它的树干,上面全是绿油油的苔藓,软又滑,湿又粘。我用“360度显微镜”看见有好几只没壳的小东西,它们身体细长,背着一个海螺形状的壳,我数了数,上面有九个小圈圈,大约有我红水笔的小笔盖那么长吧。老师说,它叫一一烟管蜗牛!物如其名,这小家伙长得还真像烟管。这小家伙粘液十分多,只要它走过的地方,都会有一道浅浅的透色的痕迹!

我摘了一片枫杨树的树叶和桂树树叶作对比!我发现枫杨的树叶大约长12厘米,宽3厘米,桂树树叶长约8厘米,宽4厘米,这足以证明枫杨树叶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美人,而桂树树叶呢,就是一个矮矮胖胖的大冬瓜了!说笑的,其实,它们各有各的美。我用手捏了捏桂花树叶,硬硬的,纹路特别清晰,而枫杨树树叶显得柔软,薄薄的,纹路要十分用劲去看才能看清。

我偷偷摘了一个枫杨树垂下来的果实,乍一看,还以为是一个绿眼苍蝇,两片绿色的翅膀透透的,像是随时要凌空飞起来。从远处看,这枫杨树又像一棵许愿树,那垂下来的“绿丝绦”不就像那一串串的“许愿条”?真是有趣!

教学楼前的那一排玉兰树,是我的第二位老师。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朵未开放的玉兰花苞,它亭亭玉立,纯洁无暇,就像一个被雨水冲洗过的少女,干干净净。再看这玉兰叶,可真与众不同,又大,又宽,又长,拿几片粘在一起,都能组成一个蒲扇了!等我后退几步,才看到树上开放的玉兰花,几片花瓣有顺序地重叠交替,还冒出几条小花蕾,这几条小花儿的就像小姑娘,花瓣就是舞台,风儿在为它伴奏,看!跳得多快乐呀!那枯黄了的玉兰花,居然让我想到薯片。真想爬上树去,狠狠咬上一口金灿灿的“薯片”!

原来,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仪岑作品

                              枫杨树

今天,陈老师带领我们去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动物。

我来到学校那棵最大、最高、年纪最长的枫杨树下。这棵枫杨树有五层楼左右那么高,树干十分粗壮,树干表面上的凹凸不平像是时间给它留下的皱纹,无数条枝干上长着一簇簇叶子。

大概是因为空气潮湿,天气多雨的原因,枫杨树干上布满着嫩绿色的苔藓。把手放到苔藓上,会感觉湿湿的、软软的,就像为枫杨树披上了一件羊毛大衣,一个个苔藓像一个个入侵者,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领土,直到占据了整个树干。

如果仔细看,会发现苔藓上有几个细小的“烟管”零零散散分布在树干各处,那就是烟管蜗牛了。我盯着一只烟管蜗牛看了许久,它始终一动不动地吸附在树干上,就像死了一样。我用笔摇了摇它的壳,想看看它是否还活着,这时,它才极不情愿地晃了晃身子,头也不伸出来,像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我便不再去打扰它了,我把目光移回到枫杨树上来。

枫杨树的叶子是碧绿色的,树叶较细、且长,叶子的边缘是锯齿状的,像一张纸那么薄薄的。

枫杨树的果子,却像一只只绿色的苍蝇,随时准备展翅飞翔。其实,枫杨树的果子是由一条条枝条串起的,垂挂在树枝上,从远处看,就像挂着无数条绿色的项链一般,为枫杨树增添了一份独特的美丽。

这棵枫杨树,聆听了多少学生的读书声,目送了多少学子毕业,又为多少学生撑起了一片树荫,它们含笑看着学生的成长……


浩天作品

                                  枫杨树

今天,陈老师带我们去观察操场上的枫杨杨树。

这棵枫杨树很高,比一栋五层的教学楼还稍高一些。远处看去,树上挂着的绿色的长条,一串一串的,像一个个苦瓜。

走到树下,我发现它的树干真是粗壮,至少要两个孩子手牵手才能抱住它。靠近地面的一部分树干的外皮是突起来的,靠上面一点的树皮向里面凹了一点。树皮上的条纹杂乱无章,没一点规律。

树干上面的树皮条纹是以逆时针方式向上旋转的,较有规律。树干上长满了苔藓,所以看上去整棵树都是绿色的了。有苔藓就证明这比较潮湿,但这个湿是一种很微妙的湿,摸着水似乎要出来了,但用衣服贴上去,衣服却是干的,想必水分都集中到了内里了。

在两米左右高的地方,有一个部分突了出来,呈竖鸟巢型。里面有白色的似橡胶的东西,这居然是天然形成的真菌!真菌的旁边有一些烟管蜗牛,别的蜗牛的壳是圆饼形的,可它的壳像烟管一样,是长条形的,由此可见枫杨树是适合菌类与小昆虫生存的。

大约三米左右高处,树干开始伸出树枝向外延伸。树枝上挂满了果实,每个果子都有两片叶子,像一只飞舞的蝴蝶,又像一个绿色的元宝。连成一串,挂在树上,像列队的绿色小鸟。站在树底下往上看,枫杨树像把漏雨的巨伞,雨滴便是一串一串的果子啦。

这就是我学校奇特的枫杨树。


伊涵作品

                          校园中的植物

马上就是芒种——夏天的第三个节气了,我们来到操场上捕捉小满的尾巴。

校园里有一棵“巨无霸”枫杨树,据说学校建了多少年,这树就在这儿站了多少年。学校建立至今八十多年了, 那我们得叫这棵枫杨树“爷爷”了。枫杨树的叶子软软的,摸起来很舒服,两边虽有锯齿般的小刺,却毫不扎手。枫杨树上的代表物自然是树上一个个连成串的果子了,它的样子有些像爱心,中间是一个圆圆的“珠子”,旁边绿色的小叶子,把“珠子”围在中间,很是好看。

跑道左边是一排女贞树。女贞树我再熟悉不过了,我住的小区里到处都是,但是小区里的女贞都是一簇簇草丛,矮小得很,可学校的女贞却是高大的,分明是一棵树,而不是花丛。女贞树的花开得很好看,有点儿像桂花,但香味很淡,并不像桂花那样芳香四溢,必须离得很近才闻得到。它的树叶并不像枫杨树叶,它硬硬的,两边为圆弧状,中间的叶脉最明显,与枫杨树叶大不一样。

荷花也快要开放了吧,不知我家的“荷花仙子”在这个美好的夏日又会有什么变化,且听我下回细说。


宸佑作品

                  观察笔记——小满

周一是我非常期待的一天,因为这一天老师会带我们去操场上上课。

下了楼,操场上的那棵苍天大树就是枫杨树。

走过去一看,那树干上的缝隙里布满了青苔鼠看上去倒像一块法兰绒,碧绿碧绿的。细看,在那青苔上竟然有些像钻头一样的东西,老师说那是“烟管蜗牛”。忽然想起《虫子旁》这本书里多次提到烟管蜗牛,不由地关注它了。只见它的壳十分特别,像一根锋利的钻头,似乎有自我保护的作用。它的头上有两根触角紧紧地吸在树干上。有个同学把它取下来,我们凑过去看,只见它的壳上半部分是黑的,下部分是空的。

“可能上部分是它的内脏,下部分就是空的吧!”

“不对,那他怎么还是活的呢?”这个问题我决定回家查资料。

我绕着枫杨树走了一圈,发现枫杨树的树干处有一个大洞,里面长出了一块白色和黄色的菇菌,看上去像一块刚炸成的新鲜荷包蛋,不知是不是也像荷包蛋一样口感鲜嫩,香甜可口,我不禁咽了下口水。本想摘下来观察,但又怕有毒,不敢去触摸。有同学大胆冲上前去想摘下来,只恨身高太矮够不着,只摸到了一点边。

树干上边,还有一些粉中带黄的树叶,像给大树围上了一条好看的腰带,它的枝叶很繁盛,许多又细又长的叶子,拾起地上的掉落的叶子,摸在手上是坚硬的。众多枝叶上长着一串串风铃似的果实,它像一只只小飞蛾,果实两边的叶子就是它长长的翅膀,绿绿的果实就是它的身子。

下课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教室,真期待下一次的课程啊! 


凌伟作品

                  我的小满自然笔记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操场上上课——欣赏校园植物。

枫杨树的树干长满了绿色的苔藓,上面有正在夏眠的烟管蜗牛,它的壳长长的,细细的,就像之前人们用的烟斗一样,下窄上宽。夏眠时,烟管蜗牛粘的非常牢固,其中有一只烟管蜗牛粘在罗诗磊的美术本上夏眠,罗诗磊都把美术本倒过来了,它的壳也垂了下来,烟管蜗牛却仍旧牢牢粘着,成了风景独特的“钟乳石”。而枫杨树的树枝分叉处有成堆的枫叶,或许这就是枫杨树名字的由来。

枫杨树更有特色的是它的“风信子”果子,“风信子”好像有一对翅膀,像飞机在空中飞着,成群结队,排成一排,数量极多。从远处看,有一种“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感觉。

接着就是玉兰花了。玉兰花花瓣很大,层层叠叠,仿佛没有尽头。花蕾也很大,枯萎的花朵的花瓣向外散开,呈橙黄色,中间的花蕾像一根没玉米粒的玉米棒子似的,竖在中间,枯萎的玉兰花被我们戏称为“薯片花”。

还有一种枝干不粗,但分支很多的花,花很小,又很多,像桂花似的聚在一起,我叫不出它的名字,本能的觉得很像花椰菜,于是命名为“花椰菜花”。据老师说,是女贞树。

本想继续观察,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恋恋不舍地回教室了。


盈而未满,才是人生圆满。是为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843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3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87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64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89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31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1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45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67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81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54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5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6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92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42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97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4评论 2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