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各个时期在一般人心中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及其源流变迁。
辨析
有别于“思想史”。思想史是一部分社会知识精英的思想。
有别于“官方意识形态史”。官方的主张和宣传,其范围甚至可说比“思想史”更狭窄。
此“意识形态”非指政治意识形态,而指涉更一般的“世界观”。个人的世界观千差万别,但在一个时代中,个人之间会有一些共同的对世界的基本认知,以及立身处世的态度、价值、路径、准则。或曰“一代之人心”。
这跟“宗教(信仰)史”倒比较接近。只不过,这里研究的是“真正在作用的、无声无形的宗教”,而不是外在的那种被称作“信仰”的东西。
方法
研究本身应取描述性立场,非规范性。并且描述的对象本身,也是非规范性的(如官方意识形态或某些知识分子团体的主张,即是一种事实上存在的规范性意识形态)。
参考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但绝不囿于其中。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一是以阶级的分立及斗争为范式,二则在后期的马克思主义流派中较多将其看做一种外在赋予,三则马克思主义所指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已成型的、相对封闭的系统,四则在马克思眼中的意识形态是“颠倒的幻想”(尽管这种颠倒的幻想只不过是颠倒的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本研究不取这种立场、见地。
借用禅宗的术语,本研究的取向在于“直指人心”。但所指的并不是那个被遮蔽的佛心、真如、自性,而是止于当下那个遮蔽状态下的心性状态。当然对于禅宗而言,那个被遮蔽的状态即同时就是真如,故再精确一点说,为依其被遮蔽之立场而描述(不一定止于此,但此是下限)。若仍以禅宗观念衡之,此人心等同于“根机”。
参考法兰克福学派在研究社会主义如何实现而未实现时,对精神分析的引入。对于过去的历史,也可以如此。
参考古代命理学,如紫微斗数的研究方法。
今日而言,此问题或许更接近历史人类学的范畴。
意义
是为真正人的历史,亦为真正的“心灵史”。
是为贯彻某种意义上的“唯心史观”。此唯心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所批评的唯心史观,其区别是后者强调因果关系,前者则仅以心为一个基点。
明了每个时代的人心及其变易,再透过此看其他部门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