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父亲总有一句口头禅:“肉你吃吧,我吃不了,塞得牙疼。”
自认为在大多数事情上都区于常人的我,在与父亲相处这事情上,自然也不例外。从小淘气到大,篓子捅了无数,但他只打过我一次,因为我逃课去上了网。仅此一次,在我爸看来,这是原则问题。
所以我从来不怕他,但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他,似乎他对我也从来都是以德服人。虽然从小到大与他交谈不多,但父亲却一直用行动,努力为我做一个好榜样。
也托了疫情的福,今年过年在家待了好久,听到我每天抱怨那上升的体重,爸笑的很满足。临走前依然坚持开车送我,后来车票一再改签延期,爸在一旁窃喜:“没事,多待几天,再多吃点。”
这种真实贴心的关怀方式,倒与天下父母没什么区别,他们害怕你在外面吃不饱、吃不好。
后来有一天他来到我的房间问我:“你走的那天咱家车好像限号,要是不能开车送你,你看咋办?”我愣了一下,这应该是我记忆中,他第一次与我商量事情,后来我将行程提前了一天。
临走时在家的最后一顿饭,同样还是一桌的肉菜,我打趣道:“爸你看这一桌肉菜,你吃啥啊?”爸笑了:“你还真以为我塞牙啊,那是为了让多吃些,谁不喜欢吃肉啊,我还喜欢吃鸡肉呢。”
这回答着实让我意外,其实对于父亲善意的谎言我是清楚的。没想到的是,鸡肉在他眼中成了最爱,殊不知这世上还有更多的美味佳肴。由于在我身上花光了他毕生的心血,便也错过了去享受更好生活的机会。
还记得之前看过一部广告,讲的是有一位儿子,带着他身患老年痴呆的父亲去餐馆吃饭,在餐桌上父亲拼命地向兜里揣着饺子,口中还念念有词:“我儿子喜欢吃这个。”原来父辈一直牢记着我们幼时的喜好,因为害怕我们回过头找不到那种让人踏实的记忆,便也心甘情愿地一直站在原地等着我们。
这些年在外打拼的你,是不是奔波了太久,而忘了回头看一看父母?不知从何时起,他们突然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人,也没有了强硬的姿态,取而代之的是开始寻求你的意见。最后,他们老成了一堆旧报纸,当你回过头去翻阅他们的故事时,你会发现,那上面一辈子的故事,都是你。
后来那天我在饭桌上回应了父亲:“看来咱爷俩口味一样,往后你这理由啊,估计我也得用在你大孙子身上。”
照片右上角的那位,便是我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