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和好朋友谈到生老病死,我顺势开玩笑说:“若我先死了,你要给我烧香的。倘若你不执行,哼哼哼……我的灵魂每天会飘去你家里游荡,你睡着了,我就在你耳边吹阴风让你浑身打颤,哈哈哈”。
他诙谐地回答:“那我在大门和窗户上贴金刚经,各种经文,就是不让你进来。
我得意地反驳:“我是个有趣的灵魂,肯定能找到方法来治你,除非你给我烧高香哄我高兴。然后么,我在那里就可以给你先探探路。等你来时,便可告诉你,那里有啥好玩和有趣的地方......”。
虽然是玩笑趣话,不可否认我们都是向死而生。中国人向来谈死色变,死亡是我们极其忌讳的话题。只要有可能,就想伪装死亡不会来临;伪装死亡被阻止在某个安全地方;臆想死亡会离我们很远的地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清楚指出,我们的心智对死亡有一个绝大的隔阂,没有可通达的路。所以死亡永远比任何人的预期还来得早,因为我们从来不期待死亡,而死亡瞬间即到。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BBC纪录片《影像记录我父亲的生死》,镜头中的主角51岁时被确认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俗称“渐冻人”。此病症状是身体肌肉逐渐衰竭,全身瘫痪,直至肺部衰竭而失去呼吸能力。
儿子用摄像镜头记录下父亲患病后的4年半时光里,从他最初失去行走能力,到后来无法吞咽食物,最后只能用眼球和外部交流。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灵魂是被囚禁在一个狭小的躯壳里。他看到女儿穿上礼服去约会;他看到孩子们为他庆祝人生中最后个生日;他看着家人在保龄球馆里比赛......他用眼神贪婪地享受活着的每一分钟。
害怕死亡本身是一个好消息--海德格尔
每个孩童在幼年里都会提出哲学般的问题,心理学有所谓的“死亡恐惧症”,根据统计,10岁以下的小孩子大概15%的人有死亡恐惧症,15岁以下大概有7%的死亡恐惧症,25-30岁几乎接近零。生死学的解释是,小孩子的自我并不像成人那般滴水不漏,其中的漏洞常常会让死亡的光漏出来。所以害怕死亡并不是症状,不是焦虑症,也不需要治疗!
“不知死,焉知生”,儿时母亲的那句回答“人死了就没有了”,让年幼的我异常惶恐且惴惴不安。对死亡的那份恐惧心一直伴随着我,激发我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去询问生命的意义。
医学上的临终关怀调查研究显示,死亡前夕病人最多的告诫就是“知足常乐”。在生命的物质层面,肉体是心灵展示的根本条件。这个世界一直存在着许多非常美好的品质,包括令人难以置信的美丽,生理之爱,无条件之爱,心灵伙伴,各种感官的愉悦,善良和同情之人以及加速精神成长的机会。
我们无法选择如何死亡,却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人的一生中将会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同我们相见,将生命的不同部分总结起来会很精彩。
不要让周围的环境引导你的内心,相反,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要让你的内心引导你的行为。我们的内心和思想能够改变所有外部环境,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能拥有爱心与平静。
我们无法控制生活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拓展生活的宽度,挖掘生活的深度,增加生活的厚度,加热生活的温度。用坚定的脚步去丈量这个世界,以丰富的思想在历史的经纬度之间穿越,发挥奔腾的想象力去感受生活, 倾出热爱去对待身边的一人一物和一景。
或许真有来生,我不敢确认。至少这生,我确定,我的躯壳里紧紧包裹着一个比较有趣的灵魂。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