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已文化低蕴浅簿,文学积淀溃乏,所以很崇尚圣贤鼻主。更羡慕名人大家。
因为自幼家境贫寒,历经坎坷,饱经风霜有志不得舒反使自己有既多愁善感又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包打不平的性格。从教二十几年教文科又增加了善多思易激动的情怀,于是也就爱上了诗歌。
我欣赏诗赋词赋唐宋诗词等阳春白雪,但我更爱白居易的诗因接地气人气,不合者盖寡。
我愿作诗人的下里巴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文艺工作者方向,我十分赞同並身体力行。我愿意面向工农兵。
我举两首诗为例;一首是北朝无名氏写的:
男儿欲作健,
结伴莫须多,
鹞子经天飞,
群雀两向波。
另一首是宋代李之仪写的: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陈毅元帅赠缅甸友人改成:
我住江之头,
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
共饮一江水。
我深爱这种写作方法、格律、韵律;符合诗歌的写作特点:短小精悍、内容丰富、富有音乐性。
我认为诗歌不同于其它文学作品,不能象背老三篇、别咀古诗词那么费时;不是智力测验、不是猜字迷。应该短小意骇、易懂、易记、易朗颂。意境通透,一看就明一听就懂。从中受到启迪、激励。
没有排斥古诗词之嫌,只是角度不同爱好各异而以。故没举古诗词之例,免误解。
业余爱好吗,倾向于微小说、散文、抒情诗、打油诗、叙事诗、新民歌、有感而发的随笔等的朋友联系我,互通有无共同提高把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搞的更加丰富多彩!也诚挚的希望同仁对上述观点看法予以指正。将不胜感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