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现在准备干件大事。
01
//
或许是操盘一个重要的活动,准备一个重要的考试,筹划一次关键的合作谈判,亦或是准备一场备受关注的演讲,为此你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也花了很多功夫和心血。终于到了正式上场那天,有人问你,你准备好了吗?你说,准备好了,然而实际上你心里那些一直压抑的紧张和顾虑突然开始全面爆发,本来准备的十分齐全的内容被自己忘得一干二净。
结果可想可知,你在这件大事中发挥失常,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后来你开始反思自己,觉得是自己记得不够牢,准备的资料不够全面,才导致了这次的不理想结果。
02
//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根本就不是最为核心的原因,最本质的问题其实出现在了你的心态上,你一直忽略了自己在正式上场之前,那份一直存在的紧张和顾虑,那份生怕自己做不好的担忧,还有那份不够笃定的自信,这才是决定结果的最关键因素。准备得再充分,可只要自己的心理准备不充分,那么就有可能让你的努力白费。所以在干大事之前,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我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知道,要想干成一件大事,往往并不会十分容易,而是会伴随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这个时候最考验我们什么?
解决问题的能力。什么是解决问题?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道了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又知道了解决问题所要遵循的规则,就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操作成功,问题即得以解决。
03
//
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第一个,迁移的作用,什么是迁移?是指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有两类,即正迁移和负迁移。例如,当我们参加一场重要考试,再次之前练习过一种题型,并掌握了解题方法,或者是掌握了这个知识点的考点,那么当我们在正式考试中遇到了类似的题型,那么便能将该解题思路运用到这个题目中,从而有助于解题,这叫正迁移。而当我们的题型发生变化,例如在一场数学考试中遇到了求范围的题目,那之前关于求一个确切数值的解题思路就会干扰我们,这叫负迁移。
第二个影响因素则是原型启发的作用,原型启发是指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对解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例如,水开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瓦特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鲁班的腿被带齿的丝茅草划破,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等,都是受到原型启发而有了新发明和创造去解决现有问题的例子。
04
//
而第三个影响因素,就是心理准备状态,或者称之为定势的作用。我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准备就叫定势。心理准备影响到后边从事活动时的感知觉、思维等心理活动。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人们通常很容易忽视的,往往意识不到的因素。当我们心理准备状态不充足的时候,通俗点来说就是心态不好的时候,在关键场合我们的思维是会受到限制的,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和环境的感觉和知觉没有正常心理状态下那样灵敏,表现出反应迟钝或者说大脑宕机的状况,并阻碍我们能力的正常发挥。
我们常说的思维定势,就是我们很容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者说已经养成的习惯,去按照固定的解决思路去套用到我们之后所遇到的所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当中,而不会去思考有没有更为简单可行的方案。这种定势也从某种意义上局限了我们的发散思维。
在干大事的时候,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可能不止一个答案,甚至没有现成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借鉴,这种时候就需要进行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发散思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创造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定势会阻碍我们思维发散的创造性。
05
//
如果想要做成某些重要的事情,那么便要清楚,做好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很重要,但更要意识到心理准备状态的重要性,它就像水下冰山深不可见的那个部分,影响着我们去干成一件大事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