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从乡村教师梁俊和一群乌蒙山里的孩子们站在《经典永流传》的舞台上,用质朴无华的天籁之声演绎了清朝诗人袁牧的《苔》,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在浩瀚诗海中被重新唤醒,不仅感动了许多如苔花般生活在角落里依然阳光向上的生命,也令生活在大城市享受优越物质生活的我们重新思考生命的价值。
他们都是角落里过着平凡生活的一群人,就像生长在潮湿阴暗的角落里那小小的苔花, 虽然毫不起眼,没有足够的阳光照耀,没有牡丹的富贵典雅,却也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悄地绽放着自己的青春。就像那生活在偏僻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没有大城市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设施齐全的教学楼,更没有城市孩子的优越生活,但他们依然乐观坚强,让梦成为生命的指路牌,让自己小小的生命成为那梦想拼图里不可或缺的一块。就像歌里唱到的,“溪流汇成海,梦站成山脉。风一来,花自然会开”,虽然微不足道,但他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生命的色彩,体现每个生命独一无二的价值。
有位哲人曾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阿甘正传》的主人公阿甘,孩童时期行动不便,有着低于普通人的智力水平,让这位IQ只有75的“低能儿”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歧视和欺凌。但是,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偶然之中觉醒了优秀的奔跑能力。于是他坚定信念,根植于梦想的土壤,不忘初心。终于,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橄榄球巨星”、“亿万富翁”,破格被大学录取,还被总统接见。在世俗的眼光里,阿甘有一个不被看好的开始,但他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奋斗出辉煌的人生,让梦想的种子最终如苔花般悄然绽放。
还记得著名作家余秋雨曾说过:“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北宋名臣范仲淹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他隔夜煮好粥,等粥凝固后切成四块,这就是一天的食粮,早上晚上各吃两块。孤身应试科举时,只能靠稀粥度日。日夜苦读,为了打起精神,在冬天里冷水洗脸。在比常人更为艰难的环境面前,范仲淹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终上天子堂。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在朝忧民,在野怀君,范仲淹成为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榜样和楷模。
墙角的小小苔花,虽没有牡丹的华贵,却也有自己的清丽,在天地间绽放独有的色彩,赶走所有阳光照不到的阴霾。而我们的生命,虽然只是茫茫宇宙间的沧海一粟,却也自当如苔花般悄然起舞,不卑不亢,唱响生命独有的乐章。
#MTI考研作文打卡da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