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管理情绪的人,不仅伤己,还会伤人。
01
曾经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具体细节想不起来了,大致是这样:
有一个人,早上闹铃响后赖床不起,结果快迟到了,急匆匆穿好衣服拿好包,冲到公交站,公交车在他赶到站台的前一秒离开。他不得不花更多钱打的,正值上班高峰期,打的又堵在路上。等他到了公司刚坐下,立马被人力资源经理叫去办公室批斗,他很不爽,一整天工作都不在状态。下班回家,在小区楼下看到一只猫,他踢了猫一脚。不多久,妻子接放学回家的孩子回来,他发现孩子哭个不停。原来孩子在楼下被猫挠了手臂,要打狂犬疫苗,又花一大笔钱。
这个故事本意是想叫人们早起半小时,就不会慌慌乱乱,打乱生活节奏。但是我看到的却是,不会管理情绪的人,会使自己的不良情绪蔓延和传染,导致恶性循环。
最开始的迟到让他心情不好,接二连三碰到不顺心的事又加强了他的不良情绪,这种情绪的传染,让他整一天都过不好了,抑郁在心里,觉得所有人所有事跟自己作对一般。于是他把情绪发泄到猫身上,结果报应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
可见,情绪这东西,既憋不得,也放任不得。
憋着,自己生闷气,会伤了自己的心肝肺,而随意撒气,又会伤了别人的心。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合理地做情绪管理,排解心中怨气。
02
妈妈今天被小偷偷了包。
她平时骑电动车上班,一直把车放在单位的停车场,由于早上太匆忙,赶着打卡。于是,她把随身携带的包防到了电动车座椅下面。谁知道仅有的那么一次不小心,被小偷光顾了。不仅偷了她的电动车电瓶,还偷了她的包。
她在电话里跟我叙说的时候非常激动,气愤于自己为什么平时都不把包放在车里,今天突然鬼使神差地这样做了。她仔细回忆每一个细节,跟我一遍遍地重复。不断地在加强自己的懊恼情绪。
我想起自己在书中学到的方法,请她先深吸一口气,然后问她问题,让她把注意力从被偷的愤慨中转移出来。比如我问她包里有什么,结果得知只有一台手机和十几块钱,钱包和卡并没有放在包里。
于是我尽量放慢语调跟她说:“东西被偷了就偷了,现在也无法挽回,索性人没事,就当做破财消灾吧。包里幸亏只有手机,没事,给你换个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以后小心放包就是了。关于偷电瓶的事,不是你的错,被小偷盯上我们谁都防不胜防,所以现在应该想的是,以后怎么避免这种事情。刚才你说你们那经常发生电瓶被盗事件,那么,现在你买了新电瓶,是不是能开去修理店叫师傅帮忙,把电瓶用铁片焊起来呢?以便不再忧心车子被盗。”
妈妈在我的耐心分析和建议下,终于不再纠结,否则可能又要晚上失眠了。
03
今天下班的时候,我把车开出地库,兴冲冲地打算去饭堂吃饭。结果就快到饭堂的时候,我发现口袋里没有饭卡,于是赶紧翻包包,也没找到,查看了车里,也没有,于是就急了。
和好几个同事擦肩而过的,本来笑意盈盈地打算吃饭去,却只能灰溜溜地调头。回到办公室,到处找都找不到饭卡。我情绪就不好了,感到很烦躁,明显感觉开车打方向盘的时候,速度变快,角度很大,险些剐蹭到墙壁。
最近看的一本情绪管理书中讲到,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愤怒情绪时,提醒自己先缓一缓,别急着生气,问问自己愤怒背后的原因,看看是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再决定该怎么生这个气。
于是我靠边停车,提醒自己,放松,吸气,探究自己的内心。原来,我真正生气的原因是:今天下午坐了一下午,在办公室里干活没能喝口水上个厕所,而隔壁桌的同事却在看视频玩手机,我为自己感到不值。同时,下午的既定计划没有完成,时间都被办公室的琐事给切碎了,没有任何成就感。除此之外,我还生气自己为什么经常丢三落四,粗心大意。
弄清楚生气背后的原因后,我的情绪像找到了出口,消失不见了。进而想着,饭卡不见一事,顶多就是花钱补办一张,很简单,没必要因此诱发各种情绪,多伤身体。
04
学会调节愤怒的情绪,学会合理的方法去释放情绪,别让自己做了情绪的奴隶。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31天(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