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青翻看着学生们的周记,最近学生们对学校外面的小摊贩越发感兴趣了,大概是被美食吸引了,所以对于小摊贩忙碌和顾客的馋相都描写的生动有趣,令她看得忍俊不禁。小孩子嘛,总也逃不过美食的诱惑,就像儿时的自己,好像天底下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吃到自己喜欢吃到的食物。
可是,雨青小时候家里并不宽裕,不会有多余的零花钱用来买零食。只有在过年,才会肆无忌惮地吃到垂涎已久的小零食。但是一年那么长时间,谁人受得了呢?慢慢的,她发现,妈妈生病动手术时家里会冒出好多零食;哥哥发烧感冒时,家里也有小零食,所以在幼小的心里萌发了一种认知,那就是——生病才会有零食!
于是,她默默希望自己能得一场感冒,就普通感冒就好。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不知道闻到了什么味道,雨青忍不住吐了。她马上感觉非常不舒服,病怏怏地走回家,立刻告诉了妈妈这件事。那样子现在回想起来,雨青自己都忍不住想笑。
“妈,我刚才吐了。是不是感冒了?”在小孩子的意识里,感冒就是呕吐。
妈妈在厨房忙着做晚饭,回过头看了一眼,伸出手,右手手心紧紧贴住额头。雨青抓紧机会,努力表现出不舒服。可是,妈妈没有接下来的动作了,只是又低头做起自己的事,只淡淡说了句:“没事,没发烧。”
看着妈妈忙碌的样子,雨青悻悻地离开厨房,在门口外找了只板凳坐下来,双手捂着肚子,大概是紧皱着眉头,撅起了嘴巴。难道吐还不算生病吗?小脑袋里实在想不通,等会儿不吃晚饭,妈妈总该觉得我是真生病吧?我确实是呀!雨青默默地想着,其实她想让妈妈买苹果吃,上次哥哥生病了就吃到了水果。
终于到晚饭时间了,雨青不说话,在生气。妈妈从厨房端着饭碗往外走,经过雨青的身边,没说话。雨青下定决心了,不吃晚饭。此时批阅学生作业的雨青,已经记不清最后的晚饭到底有没有吃了。只记得,那一次是真的没有吃上零食。
因为喜欢零食,所以就很喜欢放学的时候路过爷爷开的小卖部,停下脚步往里面伸长了脖子,虽然小卖部很小,基本上是村子里每家每户生活必需品,零食就那么几样,但是雨青记得很清楚,有辣条/糖果/冰棍/冰水,再没有其他的了。一到暑假,村里的大人没办法顶着烈日去田地里忙碌,就三五成群挤在小卖部里打麻将,低矮的棚子里,有打牌的,有看打牌的,一座风扇来回扇着风,却没有一丝凉意,只有被热气蒸腾出来的汗臭味。
大人们打牌累了,口渴了,就在爷爷的小卖部买上一瓶冰啤酒,一饮而尽;小孩子们嘛,就看大人们愿不愿意买几只冰棍儿,再不济,一袋冰水也行,但是,雨青是不会有零花钱的,只有在偶尔她一个小孙女在的时候,爷爷会笑着拿出一袋递给她。雨青乐滋滋地接过来,赶紧放进口里吮吸着,什么汗臭味儿都不见了。
只不过马上雨青上了初中,小卖部不常去了,爷爷给的小零食也没有了。再后来,爷爷老了,小卖部不开了,雨青上高中,上大学,离开了小村庄。
真怀念小时候吃零食的滋味啊,雨青抬头仰面回想着那夏天甜滋滋的冰水的味道,心里想着,学生说的校门口的小摊贩有卖冰粉,要不下班也去尝尝吧。可是,转念,她又想了,儿时的味道现在恐怕再也尝不到了吧,那是期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