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读了得到app刘嘉老师的专栏。学到了能够落地实操的东西。
文章中讲了一个神奇的测试,目的是提升小朋友们的智商。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对一所小学的学生们做智力测试,分别把他们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测试结果为将来一年内智商能够显著提升,而B组的测试结果为,将来一年内,智商没有显著的提升。随后心理学家们就离开了。然而,老师并不知道的是,AB两组实际上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心理学家的随机分配而已。一年以后,心理学家再次来到这所小学。老师对心理学家曾经的测试信以为真,对于心理学家说,你真是太厉害了。也许你会觉得这位老师缺乏客观判断力,相信权威,心理学家说的话都是真的。然而,震惊的结果是,经过再次测试,AB两组的智商有了显著的区别。究竟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呢?因为在这一年里,老师始终相信A组的小朋友是智商超群的,所以当他们回答1+1=3的时候,老师会认为他们是偶然的失误,甚至还认为小朋友有创造力。所以A组的小朋友们受到了很多正向的鼓励。而B组恰恰相反,当同学们回答2+3=5的时候,老师会认为他们是偶然因素碰巧答对的。正是因为老师对A组和B组小朋友的不同态度,影响了小朋友本身的发展,最终使得小朋友的智商按照心理学家的预测发生了改变。
天下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特别聪明,或者特别愚笨,有也只是极少数。而后天的创造占据了更重要的一部分。不管孩子的对错与否,我们都应该多包容,多支持,多鼓励,鼓励是一种稀缺资源。
这种做法叫做“自我实现预言”,他有个更文艺的名字,叫做“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当我们去期望某件事会发生的时候,也许这件事就真的会发生。
反过来也是成立的,我们都知道秒钟每走过一秒,它的度数是6°,你的情绪不能左右秒针所走的角度,但是,这种机械思维用在人类就不成立了。如果我们粗暴的对待他人,就不能指望别人能笑脸相迎,所以我们周围的环境并不是天然存在,并且一成不变,相反,它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Peter老师也说过,成就他人才能成就自己。境由心转,相由心生,心改变了,世界就会跟着改变。因此我们要学会去构建一个让自己感到舒服的周围环境,俗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你要有什么样的世界,取决于你怎么来接触这个世界,枪与玫瑰,选择权在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