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科目要点提炼(2)

基础会计学部分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的概念: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分类

按照反映的经济内容——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既有资产性质又有负债性质)、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科目。

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从属关系——总/明细分类科目。

设置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二、会计账户

会计账户的概念:根据会计科目设置,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分类

核算的经济内容——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既有资产性质又有负债性质)、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科目【资产类、成本类,借加贷减;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贷加借减;损益类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一般期末无余额】,部分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存在备抵账户,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确定该账户实际数额。

按照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从属关系——/明细分类账户【两者内容相同,只是反映信息详细程度不同。总分类账户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是明细分类账户的综合/总括;明细分类账户可使用货币、实物量、劳动量单位,是对总分类账户的具体化和补充说明】。

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名称(会计科目)+日期+凭证字号+摘要+金额分左右两方,按相反方向记录增减额。类似“丁”或“T”。

会计账户、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与设置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应用。

第三章 复式记账

一、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用相等的金额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它是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一种记账方法

原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二、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一种以借”“贷”记账符号复式记账法

账户结构:左“借”右“贷”,谁表示增加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与所记录经济内容的实质。

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运用时注意:明确涉及账户、金额增减、借贷方向)。

试算平衡:根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通过对所有账户的发生额与余额的汇总计算和比较检查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余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财务状况等式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要注意:试算不平衡表示记账一定有错误,但试算平衡不能表明记账一定正确,所以需要日常或定期复核以保证账面记录的正确性。(漏记、虚增、错误数额相互抵消、记错账户、颠倒借贷方向)。

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借贷方向相同、期间一致、金额相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