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背景:
1968年第19届奥运会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因为墨西哥城的海拔比较高,超过2000米,再加上天气原因,10月20日马拉松比赛的总体成绩并不理想,几乎没什么亮点。16:30其他参赛选手都已完成比赛,17:30颁奖典礼结束,观众开始起身离座,18:30组委会通知沿途服务站开始撤离,天空逐渐暗淡下来,这一天似乎就要在这样的平淡中过去了。但是,突然传来让人吃惊的消息:有个人还在奔跑!他是来自坦桑尼亚的阿赫瓦里,在19公里处被挤倒后又遭踏伤:膝盖穿刺,胳膊脱臼。在志愿者帮他简单的包扎伤口后,他选择了继续比赛,而不是放弃。当《三角洲天空画报》的记者在黑夜中发现他时,与其说他在跑,不如说他在一步一步的往前挪,记者问他:为什么明知毫无希望取胜,还要拼命跑?刚开始阿赫瓦里并没有说什么,继续“跑”了一会儿,然后转过头对记者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约11265公里)外送到这里参加比赛,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让我完成比赛。记者的情绪瞬间被点燃,新闻稿被立即发往报社,报社联系组委会,组委会迅速做出响应,警车开道,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大门重新打开,灯光重新亮起,工作人员和观众又重新回到体育场,阿赫瓦里一步一步走进了体育场,全体观众起立欢呼,难掩激动的泪水。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拖着受伤的膝盖和脱臼的胳膊,一步一步走向了终点。工作人员立即冲过来,把他送到了医院。因为过于激动以至于忘记了给他计时,所以他只有名次而没有成绩,他是第57名通过终点的,一共有75名选手参加比赛,18名选手退赛。因为受伤后依然跑完全程,这加重了他的伤势,所以在医院待了2周后医生才同意他出院。
我想说的:
阿赫瓦里是最后一个通过终点的,但是他收获的掌声却是最多的,而且不止这些,他无疑也是那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最成功的选手。想想就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人们不吝惜激动的泪水和赞美的掌声来表达对一个垫底者的支持和喜爱?难道失败者比成功者更成功?难道奥运精神是更失败?而不是更高更快更强?如果阿赫瓦里像其他选手一样,在受伤后选择退赛,这是很合理的选择,没有人可以指责他,但是他却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带伤完成比赛。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一个解释是:这是他的祖国坦桑尼亚独立后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而他的两名队友在前几天的比赛中成绩一般,没有取得奖牌,他是最后的希望,他不想放弃这个机会。
对于在比赛中遇到这样的突发状况,是很难提前预见的,也就不存在事先设计好应对之策的情况发生,阿赫瓦里做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应该是他内心自然而然的选择,而这才是他的厉害之处:他是一个真正的跑者,因为他从不放弃。现在一提起奥运会,经常被人提起的可能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好像奥运会就是个联欢会,只要大家开心就好似的。其实不然,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法国人顾拜旦发起奥运会的初衷,就是因为看到本国的青年日益萎靡不振,他想通过举办运动会的方式来激发青年的斗志,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更高,更快,更强!”才是奥运会的宗旨,人们希望在奥运会上看到的是拼搏,是努力,是奋斗,这才是真正纯粹的奥林匹克精神。
”更高更快更强“是目标,“拼搏努力奋斗”是方法,而“永不放弃”是保证,即使你的方法再好、再高明,但是你因坚持不下来而放弃了,最终依然无法实现目标,阿赫瓦里的选择向我们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选定一个目标,然后坚持不懈,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这才是一个成功者应该有的态度。
第一个通过终点,成为冠军,当然是一种成功,但成功不止一种,阿赫瓦里的表现当然也是一种成功,而且是一种更大的成功,甚至已经超越了成功本身。他不需要跟你说很多话,只要你了解到他的故事后,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会立即被深深的触动,你会受到莫大的鼓舞,进而生出巨大的勇气,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巨大勇气。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是湿着眼圈读完的,故事很震撼,心情很激动。后来又查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越了解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越觉得有必要写下自己的感受,一来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这件事,二来也给大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后记:
从墨西哥归来,30岁的阿赫瓦里发现自己成了名人。他选择了继续马拉松运动,他的成绩还不错: 东非地区马拉松比赛第一、 爱丁堡国际邀请赛第五。
他还收获了爱情,一位女粉丝通过村里邻居的介绍,经常出现在他家附近。1970年,她成了这个家的女主人,后来为他生育了6个子女。1976年,阿赫瓦里正式宣布退役,成为坦桑尼亚奥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
阿赫瓦里强调,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会成为观众心中的英雄,“但在我心里,一直把那场没有拿到奖牌的比赛当做我的成就。”
如今的阿赫瓦里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离他最近的电视,离他最近的电话都很远,问他是否对生活满意,他这样回答:我对生活毫无怨言,因为我永远都在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