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体悟20161223

中国文化对于物质生活的困苦,提倡了一种消极忍耐的态度,不提倡用脑子想,提倡用肩膀扛。结果不但是人,连驴和猪都深受其害。

一切的关键就在于必须承认一加一等于二,弄明白了这一点,其他一切全会迎刃而解。逻辑学家指出,从正确的前提能够推导出正确的结论,但从一个错误的前提就什么都能够推导出来。

儒者,理也。理性得看待自身,理性得对待他人,理性得对待事物。所谓儒学,便是行社会正确的事情。而社会正确的事情,往往需要我们守规矩,而守规矩便需要我们抑制自己的欲望,而抑制自己的欲望则是用理性来抑制,这是对人。对物,不以偏概全,全方位得审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需要理性思维来训练。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过去,跟自己过不去的例子确实是少了很多,但吃苦耐劳依旧受人尊崇。所以就想问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吃苦?我们能不能不吃苦?显然这话放在今天是有点违背主旋律的,但是工业化的进程,每一个科学革命的背后,宗旨都是一个,让人少吃苦还能办成同样的事,甚至更好。当然,这并不是代表就是享乐主义,享乐主义应该是一种偷懒主义,而少吃苦和不吃苦可以算是精力管理,来获得更大的效益。因此,有时候用不同的思维逻辑来辩证得看待身边的很多东西,会有更好的体悟。

那些没打死我的终究使我更强大。今天又听到了一个新的概念:超级个体。而超级个体中,有一个特点值得回味,甚至让人铭记——复原体。复原体指的是,人在经历各种各样的失败之后,被打散了依旧能够恢复原样,而且实力还变得更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积累经验,积累能力的过程,只要不死,早晚有一天你将尝遍大部分失败,同时你也将拥有破解这些失败的能力,于是这世上就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杀得死你了。这是最近两年非常流行的概念,大概也可以等同于跳出舒适区,享受失败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