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里说:“屮,艸木出生也”,你看那个“艸”是两棵草。它说:”象丨出形,有枝有茎也“ 。”丨(gǔn)“就是那一竖,它就是棍子的棍,有枝有茎,那就是说“屮”就是草字,这个应该是没有问题。那么这个”丨(gǔn)“是一个棍子,它能够够得着上面,够得着下面,能够上通下达,通上通下的这么一种作用。这是在汉代许慎的五百四十部首里面有的。那么 ”屮“可以用作”在“,这个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在甲骨文意里面是通的,还有是作为祭名的。
大家看我手写的那一部分。“屮,草木萌芽之状”,就是古代的草字的一半,它用了一半,也是当草字用的,这个要搞清楚。它不是读“草”,而是它的意就是草。
给大家例举了《汉书》里面的一部分文字:“屮木“,这个时候在这里它就已经是完全是”草“的意义了,完全是草了,也就同草了,就要读“草”了,也就不能读“chè"了,这个要注意。叫“屮木零落“,这个地方读"cǎo"。《汉书》里面还有:”式既为郎,布衣屮屩,而牧羊。“ 这个”屩(juē)“,平声的,它是草鞋,布衣草鞋。
还有那有是这个”屮“和”茅“,“屮茅”,就不能读“chèmáo"了,它不是山野里的野草,它是指在野未仕之人,叫“屮茅”。这个汉代许慎的有”艸“有”屮“的这句话给大家列出来了, ”气士丨屮艸蓐茻“ ,那么这个”茻“是四个”屮“组成的,草很多,很茂盛,茫茫草原。有的时候这个”屮“或者说这个”屮“还和”木“混用,咱们列了一个”莫“,”莫“呢也是日暮的”暮“,有句诗:”独自暮凭栏“,好多人把它读成”莫“凭栏,不要一个人站在栏杆旁,这个没有意思,是”独自暮凭栏“,日暮的”暮,傍晚的时候,斜倚栏杆,想事呢。这个暮,可以是四个木头,中间一个太阳,落到树林里去了,或者换成四个“屮”,换成两个“艸”,也是可以的,春天的“春”的甲骨文也可以换成草,那个“雏”也可以木字换成草。那个时候草木分的不是很严格,不是说本形上不严格,而是用起来有的时候意义上本身好多是通的,所以说呢意义上是通的它就用了,当然了还是一种不严格。
这个《说文》说的这个是船形的这个卜辞里面没有,甲骨里面是没有的。在卜辞里面它这个”䑣chēn“是作为祭名,五种祭祀之一,祭日祭月祭山丘什么的,很麻烦,这个祭祀,祭祀活动非常非常的复杂。
那么大家看我手写的那一部分。因为这个”䑣“它是通”肜“ 的,和”肜“是一个字。都是一种祭祀,这个祭祀刚才说了,非常复杂。说祭了以后明天再祭,是祭之又祭,因为它要先祭这个再祭那个,再另外的祭,它是一轮一轮的这样去做。 殷的时候说这种祭读”肜(róng)“,周的时候读”譯(yì)“ ,融化的融跟这个”肜“是通用的,”融”、“肜“都有这种合乐详和的这种概念。“䑣(chēn)”它象什么?象形还是会意还是假借还是形声啊,你总得给它一个。它象是击鼓的时候,因为这个祭祀是击鼓为祭,发的那个声,”砰砰砰“的那个声,它是会意字,是祭祀时候的击鼓之祭。那么有这种:”肜上甲,以击鼓之祭。“祭谁啊,祭上甲。肜太甲,可以读”大“也可以读”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些大学那个”大“也读”太“,就是那个时候形成的。肜太甲,还有肜月、肜日。大家看一下那个”甲“,肜上甲那个”甲“,这个就是那个甲片,几个甲片连起来的,后来可以直接划个十字,和”七“又混了,后来和”十“又混了,所以说后来就改了。知道甲骨文的”七“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那个一横一竖,”十“是一竖,这个”甲“呢又是个十字架。
这个在某一时期里面相当混乱,所以说看文字的时候要小心,要看它在哪一个时期,甚至还有一些交错的时期,那么你就得看文意了,想知道它真正的发音和意思要看文意看句意了。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说的就不是它的本意了,后来就借作了官职名,官职名借过去因为它从事这个工作所以就把这个字给了它了,给了它这个官职就是和农业有关的。
那么今天咱们就讲这么多。䢅(chén),那么知道这种形在上面是手的形,高兴的”兴“ 、学习的”学“,举起来的”举“,荣誉的”誉“,好多,上面都是”手“,当然啦你说没看到啊,因为那是简体字没有,繁体字那两只手都在,因为手在才明确,手不在了谁知道是咋回事啊,不知道了。
再一个就是“䑣(chēn)” ,“䑣(chēn)” 大家要记住一下,就是击鼓发声,不光是形的问题,还有意的问题。
再一个就是“徹 (chè)”,就是吃完了饭把碗、锅端走,给徹了。
再一个”屮“就是”艸“字的一半,”气士丨屮艸蓐茻“ ,当然了”屮“这里面好多情况也读”草“。
今天咱们就讲这么多,也不复杂,这里面就是那个”徹 (chè)“字比较复杂,其它的也没什么争议,字形上也都很明确,字意上大家也没有太多的争议,今天就这样,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