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文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四种人:
第一种,得过且过型
第二种,三分钟热度型
第三种,持续奋进型
第四种,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第一种得过且过型,他们持续地待在自己营造的虚幻世界里,对现实的世界一律采取逃避的态度,如果虚拟世界能够移民,我想他们一定迫不及待的迁入其中。
第二种,三分钟热度型,持续性混吃等死,间歇性打鸡血努力,一旦失败就果断放弃。
第三种,有自己的目标,能够专注在自己的目标上面,还可以持久性地为之奋斗奋斗,这些人一般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但是他们仍然会在到达一定高度之后,迷茫痛苦,不知前路在何方。
第四种,他们既能专注在自己的目标上,持续地奋斗,又能很清晰地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奋斗,知道自己的人生意义是什么,他们可能遇见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们总是热情高涨,对未来充满着希望,活出了喜悦丰富的人生。
这是四种不同类型的人,也是四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前三种的状态,至于第四种状态,那是极少数的人才能活出的生命喜悦的状态。
2
要如何改变生活的状态?个人如何进行成长?
成长等于认知加练习!
没有练习的学习都是对自己耍流氓!
那问题来了,第一个值得我们练习的是什么呢?
有人说是早起,毕竟一日之计在于晨。
有人说是读书,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有人说是健身,是阅人,是游历等等。
依我之见,通通不是!
第一个应该刻意练习的习惯是锻炼自己的专注力,即活在当下的能力!
我们一切的行动都建立在我们的自控力上,而自控力的本质就是专注于当下的能力。
3
仔细地体会上面所说生命的四种状态,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实,即:
第一种状态到第四种状态的人的专注力是逐渐加强的,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也是逐渐加强的。
第一种人,我更愿意称他们为意识漂流者,他们的意识大部分时间呆在虚幻世界中,不愿意在生活的当下有一刻的停留。
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沉迷于短视频,游戏,小说,新闻,对远离自己身边的事情津津有味,对自己身边的附近充耳不闻,对自己的家庭更谈不上责任和付出。
他们沉浸在自己吃大脑营造的虚拟快感中,不愿醒来,娱乐至死。
第二种状态的人也是某种程度的意识漂流者,意识的漂流就是他们三分钟热度的最大原因!
如果这样的人想要改变,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很简单!
把自己漂流在大脑幻境里的意识给拉回来,专注在当下此刻你正在做的事情上!
4
成长从练习自己专注当下开始。
几乎所有的麻烦是不安住于当下造成的。
尤其是各种心理疾病,所谓的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等其实都是因为沉浸在自己的大脑所营造的虚拟幻境中,最糟糕的是他们还不愿从中醒来。他们沉浸在痛苦的过去,担心着未来的不幸,但就是不愿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此刻当下正在做的事情。
有句话说的好,你凝视着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把你从大脑的思维中拉回来吧,就让自己待在当下,一旦你从幻境里回到现实,并持续待在当下,深渊对你的影响就会慢慢减弱。
心理疾病是这样,各种的上瘾症也是这样!
游戏上瘾是因为迷失在大脑编织的游戏幻境,小说上瘾是因为意识迷失在小说的幻境,涩情上瘾是因为迷失在大脑编织的涩情幻境中!
总之,每一种的上瘾症几乎都是因为意识漂流在自己编织的思维幻境当中!
所以解决方法很简单,把自己的注意拉回来,逐渐减少虚拟幻境的时间,增加待在现实的世界的时间,慢慢脱离大脑幻境的束缚,活在现实世界中。
5
古今中外早已有圣贤讲过类似的道理:
《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所谓的定,就是入定,就是一种高度沉浸于当下的能力和境界。
王阳明也曾教导门人,刚开始的时候要用静坐的方法"息思虑",大白话就是别瞎想,把注意力专注到静坐上。
曾国藩日课十二条的第一条:
主敬,整齐严束,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敬就是认真专注在当下!
什么叫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就是别胡思乱想,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感受上!
什么叫应事时专一不杂?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时认真专注!
无事时认真练习自己的专注力,有事认真做事也是在练习专注力。
6
练习专注的方法有很多:
一、冥想
方法很简单,专注在自己的呼吸上,呼气时数一,数到十,然后再回到一,循环往复,走神了拉回来。
二、持诵
念诵自己喜欢的内容,或是经典或是短语,把注意力专注在声音上,念清楚听清,专注念,坚持念,念得多了,心里会越发清净。
三、站桩,把意识专注在身体感受上,跑神拉回来。
四、琴棋书画等,专注去做。
理论上一切事情都可以用来做专注力的训练,吃饭时专心吃饭,感受食物被充分咀嚼,走路时专心走路,感受脚底的感觉。
但是刚开始还是要选择一种方法一直坚持,比如你选择练习书法,就一直练书法,选择每天看花,就一直看花,固定的行为有利于习惯的培养。
长此以往,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的自控力增强了,对各种诱惑的抵抗力增强了,以前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早睡早起,运动,读书,竟然很容易做到了。
从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训练专注力绝对远高于其他习惯的培养,至于效果怎么样,谁做谁知道!
7
去做!
去体会!
去改进!
真功夫是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