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老家,跟母亲拉起家常,说是做豆沫的大奶奶,以前大爷爷做信贷员的那个,在公路上被车撞了,当时没救过来。母亲叹了一声,“唉,八十五了,还这么能干,给儿子孙子创家业啊”,母亲和这个大奶奶是同龄人,她家的大儿子,我叫大叔的,勤劳能干,儿子结婚,都有孙子了,四世同堂,很是幸福,大奶奶这时候好好享福,理所应该的了。
可是老人家却不,整个闲不住,过去帮儿子烙大饼,烙煎饼,几十年里,给儿子娶上媳妇,又帮着孙子娶上媳妇,到八十多了,还在做豆沫卖,早起晚睡,把自己当年轻人使唤。如果寿终正寝,亲人还有个思想准备,这种离开世界的情况,最后还为子孙挣了几万块钱的丧葬费,着实令人唏嘘。
去年被车撞了的大叔,也是这种情况,大叔去世之后,孩子们发现他的银行卡里还有二十多万,二十万在年轻人眼里不算啥,一辆车的事,可是在农村老年人那里,这就是大款了,几个孩子的日子都不错,长个病啥的凑钱给治,生活上根本花不了多少钱,七十六七的人了,还在骑着电动三轮车到处奔波,何苦呢?一年挣个三五万,关键是自己还舍不得花钱,从嘴里省钱,美其名曰“老了再花”,那么多老是老呢?而一年挣来的钱,儿女并不缺啊,在他们眼里不算啥,一般都在劝自己的父母好好享享福,好像这辈人生来不会享福似的,而且不知疲倦。
好好思量一下,现在我们国家能有今天的强盛,与他们这辈人打下的基础不无关系,尽管由于他们那个年代技术落后,他们大多是体力劳动,然后就如蚂蚁搬家一样,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为今天的财富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辈人是国家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