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思维课堂建设,引发学生深度学习,11月2日下午,我们校在博雅讲堂隆重举行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有效小组合作教学研讨会”。
国内“思维碰撞”课堂研究领军人——崔成林教授应邀来到我校,进行有效小组合作教学的指导。崔教授是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培训专家,山东省十大教育创新人物,他长期致力于课堂实践研究,在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现代课堂建构方面有独到见解和实践经验,已在国家和省市教育期刊发表论文上百篇。近几年,崔教授着力深度学习理论转化,推进深度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到会指导的专家还有教研员刘素娟主任和于丽静主任。刘素娟,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教育局教科研室主任,多年来致力于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曾多次主持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有三项课题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于丽静老师,河北省唐山市骨干教师,唐山市开平区语文学科名教师,开平区十大阅读明星教师。语文课获得国家级、市级、区级奖励。现任唐山市大丰谷庄小学教科研主任。于老师扎根语文课堂,更幸福于语文课堂。
活动内容有四项。
第一节是我校高传芳老师执教《品月饼,巧探究》。高老师创设中秋话团圆,品月饼,巧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分一分,把一个月饼切一刀,能分成几块?切两力能分成几块?三刀最多能分成几块?四刀呢?五刀呢?十刀呢?寻找其中的规律,建立1+1++2+3+4+5+……+n的数学模型,引起学生极大的探究热情。整堂课,用问题引领课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研究了这种类如等差数列求和的解决方法。学生的活动多样而主动,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崔教授及与会专家、老师们的肯定。崔教授也站在体现学生深度学习的高度,对这节课的设计提出了修改意见,引起了与会老师们的共鸣。
第二节是于丽静老师的语文课《赵州桥》。于丽静老师向我们展示了精彩的语文思维碰撞课堂。她执教的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赵州桥》一课。于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舒畅,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丰厚的教学底蕴和扎实的语文功底。课前热身,于老师让两组学生做猜图片的游戏,引领学生观察细节、动作,看似玩耍,实则为接下来的课堂设计做了良好的铺垫。接下来,给学生提供支架,叙述课文内容,注重了新旧内容的联系,相机板书,起到落地为果的作用。分角色读文,指令清晰。阅读提示,活动设计的学习任务、组织形式和活动方法非常明确,可操作性强。从实际效果来看,小组成员之间有分享、有合作、有探讨、有交流,进行了有效的思维碰撞。小组汇报,其他组补充,各种观点互相碰撞,圆满完成本环节学习任务。最后,老师出示《八骏图》,引领学生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写一段话,达到了思维迁移运用的效果。整堂课浑然一体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确实构建了“问题设计、活动设计、评价设计”三位一体的课程,实现了学生思维成果的产出。
接下来,崔教授对两堂课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崔教授的点评既有对课堂整体布局的把握,如高屋建瓴,引领与会老师明确课改大方向,又有细致的分析,如庖丁解牛,帮助与会老师们透过课堂表面,看到课堂设计背后每一步的意图、每一步的成效。如,活动设计要求、小组合作时间、教师评价语言使用等,崔教授娓娓道来,让听者既领悟到了思维课堂深度学习设计的奥秘,又让听者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新旧思维的深刻碰撞,明确了新的方向。同时,我校老师们和兄弟学校的老师们也对两位堂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交流中,老师们不时迸发出阵阵会心的微笑,讲堂里思维碰撞的火花时时闪现。
(刘祥波 仲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