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经历了将近20年的变迁,造就了一批堪称奇迹的公司,也造就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比如程序员、产品经理、产品运营等等。随着产业的发展,互联网行业也一跃成为收入较高的行业之一。致使很多人转行想投身互联网行业的浪潮里,发光发热。
市场经济就是反应迅速,从互联网的发展中看到了人才的市场,市面上涌现了很多的培训机构,批量化生产程序员,也就是“码农”。而时至今日,不光程序员可以量产,现在“产品经理”也可以量产了。各种培训课程层出不求。
之前关注我的朋友们可能知道我的一些经历,做了5年游戏策划,现在在做产品经理。我就用我自己的经历,来说说,身为一个“IT人”,如何保持自己的高速增长?、
大浪淘沙,不进则退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如果不能每天提高自己,那早晚你会被市场淘汰。做为一个产品经理或者类似职位的人,你身处项目核心,把控着产品方向,所以你必须要把自己放在市场最前沿,除了专业技能,在我看来还要时刻的去关注、学习一些其他的内容。
对于我来说,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学习、充实自己:
1、行业新闻
2、体验各类产品
3、专业技能锻炼
4、总结提炼
就这四点,我来说说自己的一些小心得,希望对各位有用!
01 关注行业动态
关注行业动态,应该变为一个产品人的常态,只有混迹各类行业资讯网站、新闻自媒体等渠道,才能接触更多的市场信息,这有利于让自己扩展眼界,提升市场敏锐性,这样才可以不会被市场淘汰,能够跟上市场经济秒变的步伐。
其实说白了,就是让大家时刻保持相对的信息对称,如果你封闭自己不去接受信息,那么你的产品做出来也是与市场脱节的不是吗?
对于我来说,关注行业动态,从几个方面出发:
每日的新闻,我都是在坐地铁的时候进行浏览的,按照顺序一般是:
1、36氪
值得一提的是,36氪中,有一个频道名叫《技能GET》我很喜欢!
频道内囊括了 产品、运营、市场、职场等丰富的内容,内容相对的【干】,还是值得一看的。现在遇到好的文章,我就会收藏起来,反复的去看,加深印象并尽量去学以致用。
每天光看没有用,还要将看到的内容消化并在日常的工作中融入进来才能说是学会。
2、创业邦
3、虎嗅
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创业邦、36氪、虎嗅都是基于互联网行业的信息网站,每天都会更新一些行业新闻与文章,也会写一些时下火热的独角兽公司的各种分析。内容有一定重复性,但是重复的内容有时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偶尔也能看出耳目一新的感觉。
4、知乎日报
之所以是【知乎日报】,而不是【知乎】,是因为知乎内容驳杂,内容质量下降严重,现在知乎完全成了我娱乐的地方。
知乎日版,却保持着精简,内容提炼纯粹,充满了【干货】,值得一看,主要是补充一些自己喜欢看的内容,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也是为了扩展自己的视野。
以上是我在地铁上1.2小时中,翻看的主要媒体。
每天的新闻阅读要快速,你不可能每一篇都能看详细,所以先看标题,如果是你感兴趣或正在关注的,就重点阅读,其他的看标题了解即可。
同时还有一个投融资信息表,可以看到有哪些企业获得了新的融资,这也给想创业的朋友一个方向。知道风投喜欢什么也是很重要的。
02 体验各类产品
身为一个产品经理,不去体验各类产品显然是不行的,不了解竞品,产品看的少,很容易在做具体设计的时候迷茫,不知道怎么设计才好,可能你设计了100版,都觉得别扭,如果这个时候你有足够的产品体验积累,可能就不会纠结了。
对于产品的体验,我一般从2个维度展开:
1、深度使用
何为深度使用?
就是从你最常用的APP、网站入手,去使用、体验各类功能、页面逻辑与效果。个人认为,你越常用的可能越不会注意细节,但是越常用的才能更好的深度使用。
根据你深入使用的APP,可以细心观察几个方面:
a.每次更新的内容
可以通过更新内容,分析出每个版本之间的裙带关系,什么时候上的新功能,什么时候做的活动等等,通过这些迭代,可以看到一些趋势与现象。具体能分析出啥,还要靠各位自行参悟!
下图举个例子,是淘宝近期几个月的更新记录,各位可以随便看看(数据来自AppStore)
b.页面交互的逻辑细节
理清每个页面的交互逻辑;思考为何如此设计,会提高自己对交互设计的一些灵感。
对比多个产品,可以寻找出设计的规律。了解普遍的用户操作习惯,这样更有利于今后在产品设计时,对用户习惯的处理。
c.首页的布局
对比不同类型产品的首页布局,寻找不同产品类型设计的原因与目的并自我总结,收藏相应的首页页面,以便今后的设计可以参考与界面。
同时对页面效果、用色等进行观察,形成相对的审美,在产品的页面设计中,审美还是很重要的~!
d.交互效果
交互效果,大到应用启动画面,小到切换页面的缓动动画,都是交互效果所需要涉及到的。这考验了一个产品经理对效果的理解,既可以更好的给用户带来好玩的动态交互体验,也不会对产品性能造成严重的拖沓,所以多看不同的产品,仔细研究每个不同类型产品的动态效果还是有必要的。
举几个例子:
不同的效果用在不同的地方带给人们的观感是不同的,这种没有读书的loading,会给用户带来焦虑感,因为用户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loading获得他们想要的效果。
各位可以对比体验一下感受,这里就不细说了
e.活动
活动可以重点关注并收集好玩法,没准你今后的产品中也可以换个表现形式,继续用。而且根据不同时间点的活动,也可以推测出,产品方通过活动是想要达成什么目的。
2、探索发现
探索发现,那就是靠自己去找app来玩了,我一般通过这3个途径去找好玩的app
a.行业qq群
加一些同行的qq群,既方便自己交流技能询问问题,也可以看到别的同行公司产品,有时候甚至可以赶上同行公司新产品测试,这时候你就可以愉快的拿到一个新产品去玩啦,也可以磨练一下测试能力。
b.应用商店
我是Android用户,所以都是跟随品牌的应用商店,每隔一段时间,应用商店都会推一些应用出来,这时候我就会统一下载逐个玩一遍。留下个人认为比较有意思的继续研究。
c.知乎
知乎有一个app相关的问题,里边有很多朋友都推荐了大量的APP,可以自己去寻找游戏的玩玩。
d.投资快报
根据风投快讯,寻找公司做app的,然后去下载。可以领略一下,获得风投的app的风骚。
03 专业技能的锻炼
专业技能当然就是能让我们生存的本事了!
一般产品,掌握好几个方面:
1、原型设计
一般原型设计就是将你想要制作出的页面给展示出来。原型分为静态原型、高保真原型两类,其区别在于:
静态原型:无法进行动态交互,均为静态的页面,每一页是一个展示,其跳转方式,一般采用剪头指引链接;
高保真原型:又叫动态原型,是带有完整动态交互效果的产品原型,可以直接在相应设备上运行与展示
锻炼这两种原型,只能通过不断的对照成熟的上线产品去多模仿,多制作。一般制作原型的软件有:
Axure:网页、app原型都可以用这个制作,且具有高自由度的动态交互制作能力。
墨刀:更适合制作app、可以轻松适配pad、手机等环境
Mockplus:跟墨刀效果差不多,但个人认为,做动态效果Mockplus更容易一些
其他推荐:PPT、PS、KeyNote、Visio等等。总之工具是方便人们用的,选对工具就可以事倍功半!
2、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可以通过模仿成熟的线上产品进行高保真原型的制作。也可以通过阅读一些设计书籍来学习。
这里推荐一本我一直在看的书《UED火花集》,这里对交互的事儿有一些基础的说明。
我们还可以看一些视觉类的、心理学类型的书,去全方位的提升对用户内心、审美的把控。让自己的技能更丰满,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嘛
3、Office家族
身为一个职场人士,Office是最基本的办公软件了,每个职场人士都应该必备的技能。一般情况下,用到最多的,就是PPT、word、Excel 了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如果你不会写一手漂亮的PPT,怎么给老板汇报工作?怎么拿到风投的钱?所以好好学习PPT的制作吧。
一手漂亮的PPT,可以让你功参造化,事倍功半!~
4、思维导图
思维脑图是个好东西,谁用谁知道,一用就上瘾!
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帮你理清你的思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产品内容的归纳、思绪的整理、头脑风暴式的记录。
通过思维导图,可以更好的理顺我们要做的事儿,做事儿的顺序与逻辑,通过导图,我们再去写一些产品说明书、PPT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
推荐几款主流的脑图软件:
1、XMind
现在更爱用它,启动相对快,不卡,主要是免费。
2、Mindjet MindManager
我最早用这个,但是这玩意儿一直打开缓慢、破解难寻,正版太贵,所以现在基本不用了。
3、百度脑图
优势是云脑图,可以使用百度账号登陆保存在云端,可以随时写作、随时修改,不需要安装方便、快捷。
04 总结提炼
根据每天阅读的新闻内容,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收藏,之后反复阅读加以理解、消化,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我一般使用有道云进行收藏、整理。我这个人喜欢“乱中有序”。所以分类什么的也不是很清晰,只要我能找到它就行,所以也没做出“处女座”一样的分类。
其次,就是对技能的不断训练,可以通过反推、拆解不同产品,以达到训练自己的目的。
比如早些年拆解的一款游戏《神仙道》的系统功能拆解
尾巴
作为一个产品人或者说互联网人,时刻保证自己的高速成长。只有自己不断成长,在工作中有好的输出,才能更好的让自己处于优势地位,不会被社会、市场所淘汰。
老林与每一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