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远方就是天际的那一排树。那排树远看就像一圈圈的绿色围墙,伫立于田野之外,仿佛远不可及。
沿着小路越过一排树,发现远处还有一排树,仿佛这些树无有尽时。开始有些泄气,觉得会走不出这些树的包围。
村西的河边就是我们的远方。上小学四年级时,我和弟弟学会了骑自行车,周末无事我们围着整个村庄乱转,试着绘制本村地图。记得那时便将西河划作最远处的边界,在我们眼里,西河那片净土便是“天涯海角”。
那时的远方,对我们而言是既疏离又亲切的。西河不同于别处,那里有我们在别处看不到的鸟兽、草木。我们将远方具化,远方并不远,是经过长途跋涉可以到达的地方。
长大后知道了真实的“天涯海角”,那是海南岛最南边有一处风景,陆地蔓延至此终结,这里仿佛就是天与地的尽头。我对着旧版两元钱币上的图画想象着天涯海角的景象,画中苍茫大海中一巨石,上书“南天一柱”四个大字,苍凉,悲怆。这里才能算是真正的远方吧,此时我眼中的远方带有几许苍茫、几分孤寂。
初中三年级,去市区参加计算机考试,跟着老师坐了两个小时的车才到。一下车,脚踏城市的水泥地,觉得处处与乡村迥异,不见红瓦青砖只见高楼林立,不闻鸟啼虫鸣只听汽笛车声,我们用新奇的目光注视着这个城市,这是离家几十里的远方。等考完试,在城市的街道游走,商店的招牌千奇百怪,突然觉得自己可以离开村庄,去往远方见识不同的风景。年少时向往自由,只想着飞得更高更远。
高中三年却是在离家不远的镇上度过的,高考报志愿,我选择了七百里远的聊城。那座城市不大,却干净漂亮,适合求学读书。我如愿以偿地到了远方。东昌湖、大运河,这座城市处处都有水,旧城区更是“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光岳楼、山陕会馆,百年时光匆匆流过,昔日的繁华喧嚣化作今朝的静谧安宁。这座小城,壮哉美哉。
大学偏居城之一隅,分东西两个校区,文学院在西校区,南有南湖鱼跃,北有凤林鸟飞。最喜欢坐在栖凤林的石头上读书,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打在书上,微风拂过,忽觉岁月静好。
我去往远方,却又想回到家乡。临近大学毕业,忙着参加各种招聘,不自觉地排除了离家较远的职位选择。长大后心有牵挂,自然不能随心随性。
几经辗转终于在离家不远的城市安居。也曾春赴关中、冬下江南,我依旧喜欢领略远方的风景,心安处却仍是故乡。
“天涯远不远?”“不远!”“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古龙小说《天涯·明月·刀》开头的这几句颇具韵味,对于离家万里的人来说,既然身在远方就不会畏惧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