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忙而不更文只是借口,几乎半个月没更文了,其实这几天有写文,投了几个专题都因不合题意,未被收录,答复是继续加油。第二遍阅览那几篇文,自己不禁一阵脸红,无头无脑,语无伦次,毫无意义可言,完全是为了凑字数。发表了没多久,害臊得躲了起来,设为私密。显然连自己都不满意的臭文字,谁会喜欢,可谓是害人害己。
在失落、懒散之际,曾经的某篇文章被两个专题收录,留言是,为了让您不占用5个投稿数量限制,又能增加文章的阅读量,简信我链接,符合要求的会直接收录。对写作小白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励,所以又打开手机简书,眯缝着眼,一字一句地码字,无论语句是否工整,起码要有真情实感,必须从心出发。
初学码字的小鱼小虾来说,被他人认可非常重要,简友的一个赞,简短的评论,老师的鼓励都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记得学生时代老师表扬的作文评语,看数十遍也不够,睡觉前还露出会心的笑容。
四十多年过去,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初中语文老师在班上读我的范文,其中有一句:“我扫了一眼教室,发现老师不在。”老师表扬我“扫了一眼”用的很恰当,这堂作文课后,我就不再害怕写作文,甚至有时候还喜欢上写作文。中学阶段曾有五位老师教过语文课,老师们都表扬过我,并读过我的范文。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绝不会是作文拉的后腿。
自从有了微信,我开始记录生活片段,以每天的经历为题材,拍照发朋友圈,编辑三言两语发出,与文字的相处平平淡淡,像小孩儿玩过家家游戏,自得其乐,不在乎别人的批评意见,不在乎别人的诋毁流言。而在玩文字游戏的过程中,常常因为词穷、语言不通顺,编辑遇到障碍烦忧,内心强烈希望提升码字水平。
17年3月,关注了微信公众号上一则招生简章,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报名参加了“舒明月老师写作训练营”,大多数学员目标明确,都想成为签约作者,出书,出名,以文字换钱,作为终身职业。我也弱弱的表示,只想发高质量的朋友圈,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娱乐自己感染他人。得到了老师的赞同,说我的目标实在。
参加“舒明月老师的训练营”受益匪浅,在了解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尤其是,众目睽睽之下,老师公然表扬了我的两场作业,还给我发了奖状,年过半百了,心里依然有幼儿时老师奖励大红花时的兴奋。据考证,被认可被鼓励,无关年纪,是正常人的普遍心理需求。
谁说老年人记忆力差,舒明月老师的奖状题词,看了一眼就入了心“才华是一种天赋的动力”,它抓住了你,使你成为它的工具”以供显摆。
一时没忍住,又显摆一下。
仿写1
整理不出老师说的资源库,脑子中仅有几个破词破句子,抠了半天交不了作业。就像是穷苦人家翻箱倒柜找到的几块碎布头,拼凑成擦鼻抹泪的一块小方巾。
仿写2
三姐妹三兄弟中,就他走样,打小村里邻坊都起疑心,按理父母祖上三代都是平淡无稽的脸,他却出落成西方人的版本,硬硬的鬃毛卷发,扫把般眉毛下嵌镶着凹陷的双目,眼珠微蓝,高直鼻梁尖尖稍下垂,张嘴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满脸茂盛的胡须咋咋呼呼,像印度巴基斯坦风,瘦小身个与国际综合脸极不相称,一定是大西洋沿岸风刮的变异因子,恰巧根植于他母亲宫内。
不可否认,舒老师的鼓励起码让我明白,只要你识字,无论谁都可以写文章,撇开优劣,避开大目标,总会有喜欢你文字的人群,高水平的大文豪,同样也有不欣赏的人。正如一些高端艺术品那样,真正能欣赏的人不多,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给予了初学着无限的激励作用。
也因为参加了“舒明月老师写作训练营”,才与简书结下了不解之缘。简书就像是农村广阔天地,包罗万象,任凭鱼跃鸟飞。
初识简书时,只在幕后默默关注简友们,后来跃跃欲试,写了几篇游记,看到简友们勤奋日更,尝试了几天,滋味难咽。完全颠覆了自己的初衷,做事情丢三落四的,总想着今天还没更文,有时到了晚上九点还没开工,焦虑感油然而生,人变得烦躁不安,在心不平气不顺的境遇下,像挤牙膏似的码字,常常二个小时码不足一千字,根本体验不到乐趣,甚至体验到痛苦。
人与人之间除去年龄差异,还存在着分工、知识、性格、环境、身份等等区别,没什么可比性,若是没有自知之明,盲目的跟风,只会自食其果。
首先,摆正身份位置,做好自己的多重角色,妈妈,外婆,老婆,媳妇,女儿…,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
你总不能在老爹老娘需搀扶时,在一旁无动于衷,握着手机码字。
你总不能在女儿月子汤里混淆了调料。
你总不能在给外孙女换尿片时搞错了次序。
……,
始终不忘初心,但不影响日常生活,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做事的时候做事,该睡觉的时候睡觉。
同时制定一个小目标:17年底码字10万,粉丝达到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