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非常喜欢C.S.路易斯,阅读他的人生、他的思想,长期以来都是我最美好的阅读记忆之一。读过他的《纯粹的基督教》《魔鬼家书》《四种爱》等书之后,被他精彩的思辨、富有想象力的比喻和深邃的体悟所折服,开始搜集所有他写的书和关于他的书,去年其自传《惊悦》中文版终于出版,甚是开心,第一时间订购回来。最近恰看到橡树文字工作室就此征稿,忍不住动笔回忆一下与C.S路易斯相遇的经历,而这要从五个夏天的“惊悦”说起。
2007年夏天,踏上了在芝加哥转机前往明尼苏达的国际航班,注目欣赏窗外云彩的时候,身后的女孩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说:你也在看云彩呀。根本想不到,半年后在她的影响下我也成为了一名天路客,我的一生从此深刻改变。
这段经历,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最美的礼物》,作为信主一年后对这件事的回忆。但即使现在回想起来,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会从一个像C.S.路易斯那样充满理性的青年,忽然虽不愿屈服却又内心剧烈震动不得不降服在无比真实的上帝面前,成为一个路漫漫上下而求索的基督徒,确实是之前没有想到的。正如在豆瓣看到一位豆友对《惊悦》充满喜感的短评:
“从倒数某期纸质书评得知此书出版,喜不自胜。lewis这半生足以佐证:上帝和白学、偶像一样,无论无感或抵抗多久,机缘一来,该入坑时还是免不了入坑的。”
读到路易斯在《惊悦》里一段对于自己信主时的描述,惊奇于其与我当时的感受多么地相似:
“你一定想象我独自在马格达伦学院那个房间里,夜复一夜,只要我的思想片刻离开我的工作,就感觉到神在稳步无情地走近我,而我是那么不想见到他。我极度害怕的最终还是来到了。1929的最后一学期,我屈服了,承认了神就是神,然后跪下来祷告:也许那晚,我就是全英格兰最丧气和不情愿的皈依者了。”
他的这句评论同样深得我心:
“一个希望一直做完美无神论者的年轻人读书时要格外小心。到处都是陷阱——如赫伯特所说,‘《圣经》张开了细致的网,用了精密的计策,让我们落入千百万的惊奇。’如果我可以这样说的话:神也太不择手段了。”
真是贴切的慨叹。确实不曾有一段经历如此之奇妙。若没有上帝亲自在心灵的门外敲门,一个人发生生命的转变将会是何等的艰难。正如路易斯所言:
“上帝的严厉比人的温柔更善。上帝的强迫是我们的解放。”
这堪称第一次的“惊悦”。如果没有这第一次令人惊叹、惊奇的喜悦,那么之后我大概至多会从并不能真正理解其含义的《纳尼亚传奇》书籍或电影了解到有一位名叫C.S.路易斯的原著作者,而不会像后来发生的那样,读到他关于信仰的一部又一部涤荡心灵的作品,从而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惊悦”。
2008年夏天,我在保罗堂接受洗礼,上午结束洗礼后,中午又赶去参加表哥的婚宴。当时不会想到,那天发生的事情好像一个对未来的预表:六年后的夏天,在保罗堂给我施洗的牧师在保罗堂主持了我的婚礼,我的妻子正是一起参加慕道班、同在那个夏天参加洗礼的师妹。受洗的那一刻,看似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一刻,但我想,也许就像路易斯所说的:
“此时此刻凝聚了所有的时刻。”
洗礼之后可以参加服侍了,每周出入教会时,常在的门口旁边售书的展柜里看到陈列着的C.S.路易斯的《从岁首到年终》,大部头的作品,书卷精美,显得温暖敦厚,看着就很令人向往,虽一直没有购买,但逐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09年夏天,为向主还愿,我默祷要奉献这个暑假,恰好在校内网(后来的人人网)看到师妹发状态征求一起读华里克牧师《标杆人生》的伙伴,我便报名参加。书中四十篇灵修文章,在恰好约四十天的暑假里,我们每天读一篇文章、写一封谈读后感想的灵修笔记,通过站内信发送给对方,最后一天不落地坚持了下来:一本书,八十封信,这就是我们深厚友谊的开始——现在回想起来,有点像汤姆汉克斯的电影《电邮情缘》,但当时并没有往爱情上多想,只是发现原来可以有这么聊得来的朋友,心里想的是:无论将来有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仅仅作为友谊已经是非常珍贵的收获。正像路易斯所说:
"你遇见了某个人,他/她能看见你所看见,听见你所听见的东西,在那一刻,一生之久的友谊就此诞生。"
后来读C.S.路易斯的《四种爱》,读到关于友情之爱超越爱情之爱的论述,深以为然。一路走来,爱情之路上没有惊涛骇浪,而是常像伴着美妙叮铃声响的潺潺溪水,很大程度上便在于这段爱情的基础是真正的友情,是一同奔走天路的亲切与温暖。友情是没有索取的,而多数迷失的爱情却总是予取予求。路易斯谈到友爱时说:
“友爱,最不易引起情绪的波动,也不会使你面容改色。”
而这恰恰是许多人的爱情里缺失的一环,因此许多爱情都走向所谓“为爱痴狂”。对此,路易斯评论道:
“如果人一任爱成为他生活的最高主宰,恨的种子就会发芽滋长。然后它就会成为神,然后它就会成为魔鬼。”
美好的爱情需要灵魂的滋养才能一直保持熠熠生辉。这之后,我逐渐更加意识到好的灵修著作对于灵魂成长的重要作用,C.S.路易斯的作品开始进入我的视野。
2010年夏天,第一次考研最终以5分之差与UIBE失之交臂,但这次失利大可谓之为一次成功。因为如果当时第一次就过线了,那么我马上就要离开青岛去北京求学,而春天刚成为我女友的她还有一年才毕业,因此,过快的分离会使这段感情面临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甚至不知道会不会像春天那样完美地开始。因此,又一年的复习给了我足够的时间,使这段友谊发展为基础牢固的爱情,从而收获了我大学生活中之前未曾想到的“惊悦”。
其实第一次考研前正陷入人生的低谷,找不到学业的方向、找不到另一半、缺乏信心因而也感觉找不到上帝,面临着信仰的危机。有一阵天天早上一个人爬学校后边的浮山边听俞敏洪讲“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各种演讲音频及《眼光》等赞美诗给自己的信心充值。那时候对《眼光》这首赞美诗不止是喜欢,简直就是干旱的内心所充满的对甘露的渴求,因为歌词的吟唱帮助我在灵命的低谷中感觉到上帝的同在,不断地在耳边告诫我说:“谁能跨过艰难,谁能飞跃沮丧,谁能看见前面,有梦可想——上帝的心看见希望,你的心里要有眼光。”
我逐渐意识到,上帝的同在本身就是终极的安慰,我的心灵不应为了得到或失去而焦灼,这使我释然了许多。从此,我更多地让自己学习定睛注目在上帝身上,而放弃自己的思虑烦恼。有一天,跪在宿舍的床上,我从心底里祷告说,主啊,我真的认输了,我再也不凭着自己的意思求了,求你让我单单地寻求你,求你照着你的旨意行,实现你的旨意而不是我的所求。而从此之后,我却收获了我所想要的一切:学业的成功,爱情的美满,信心的充足——而所有的这一切的发生,都不是以我自己所预想的方式,而是以上帝自己的方式所成就。就像耶稣所说:
“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
当人与上帝的关系存在错位时,其他的一切都会错位。灵魂的慰藉或许从来就不能依靠外在条件的达成,只有内在的真理可以永久地保证我们心灵的和谐。对此,C.S.路易斯说道:
“寻找真理,你最终可以找到安慰;寻找安慰,你既得不到安慰,也得不到真理,只会在开始阶段得到一些泡沫和不实际的思想,和最终彻底的失望。”
“不管天有多黑,星星还在夜里闪亮;不管夜有多长,黎明早已在那头盼望;不管山有多高,信心的歌把它踏在脚下;不管路有多远,心中有爱仍然可以走到云端。”《眼光》里这些歌词,仿佛对我这段从人生的荒漠走到流着奶与蜜的迦南美地的经历的形象写照,我的信心也随着对上帝切实的经历而迅速地成长起来,仿佛从沉睡中被唤醒。正如C.S.路易斯在《痛苦的奥秘》中所言:
“上帝借着我们的欢愉
向我们低语;
通过我们的良心
向我们说话;
但他借着我们的痛苦
向人们大声呼喊;
痛苦是他唤醒
昏睡世界的大号筒。”
其实人生中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低谷,常会因为看不到希望而心情非常低沉,甚至绝望,这时候真的需要多想到C.S.路易斯这句话:
“太阳永远在那一边,在路上圈出弧形,我常在阴影的这边,但永不对太阳失去信心。”
2011年夏天,研究生阶段开始前的那个暑期,我在北城家里第一次开始正式阅读C.S.路易斯的著作,从《魔鬼家书》读起,其中寓意深刻的反讽让我时而赞叹时而捧腹,忍不住每天晚上打电话给女友时读出其中的信件段落给她听,感觉到路易斯真的对人性有真切深刻的洞察,让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灵魂深处常常视而不见的人性的缺陷。读到《纯粹的基督教》,更是为其论述所折服,有一次忍不住跟弟弟宣称:“他居然证明了基督教!”当然,一个人要信靠基督,是无法用“证明”来作为最终源泉的,只能通过真实的生命来经历上帝的奇妙作为。但路易斯精妙的比喻和思辨,真真确确地解决了许多我长久以来的困惑,并第一次感受到有一个系统的框架来认识上帝是多么美妙的事情,而且我们的信仰原来可以与理性奏出如此和谐美妙的乐章,我们也真的不仅用心、也完全可以用上帝赐予我们的头脑去一步步更加真切地认识上帝,信仰不必有因无知而来的禁忌和局限,任何合理的疑问都会有合理的回答,而那回答中甚至孕育着真理之美。信仰从未如此地生动、活泼、多彩而真实。
那个夏天的一个下午,在北城家里一楼东边的房间里,读完《纯粹的基督教》中的某个章节,我禁不住俯伏跪拜在床上,带着灵魂的颤抖闭目开声,音量不大却发自心底地说出了一句我记忆至今的话:
“上帝啊,原谅我,我居然曾经怀疑你。”
北城的家是有两层楼带院子的别墅,那间房间算是一楼的次卧,夏天由于背阴清凉,我白天常在里面读书。每次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常想到那个房间高高的窗上由于安装着防盗的铁栏,而窗外是红瓦的屋顶和绿色的梧桐树,所以整个场景看起来倒很像是一个被困在世界的牢笼中的人向窗外真理的世界及随其而来的自由所发出的幡然醒悟的呐喊。
C.S.路易斯曾说: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内心有一个渴望,不是这世间所能满足的,最可能的解释是,我们的存在是为了另一个世界。”
我一直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渴望,也常由这份渴望而不停追寻,follow my heart,而当祝福和苦难一路相随,它们都会时时地提醒我,在追寻的路上,不要忘记那最重要、最终极的另一个世界,那才是我们做一切事情最终的目的。所以,我们无论或喜乐,或忧愁,只要这段经历能够帮助我们更多、更好地认识上帝,我们的经历,就已经是最美好的祝福。
C.S.路易斯在《痛苦的奥秘》中谈到:
我不确定上帝要人快乐,他要人去爱与被爱;他要人长大。小时候玩具使我们快乐,而小房间是我们的世界,但他要我们走出去,被痛苦带出去。
我们是顽石,不经雕琢不能成器。上帝要雕凿我们,他雕凿得如此深痛,每一刀都让我们痛苦,直到终至完美。
五个夏天的经历,每一步都有着上帝丰盛的恩典,也都遥遥地呼应着路易斯那穿越了时光的话语。所以你可以想象,当我第一次读到路易斯的著作,该是多么地惊讶于仿佛这就是对我这段生命最生动的描述和最富深意的注脚。
这就是我与C.S.路易斯相遇的故事,一如这本书的书名:《惊悦》,那充满由惊奇而带来的喜悦的五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