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道路上,执行力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宛如一辆汽车的发动机,能驱动着我们朝着目标不断迈进,让我们在追逐梦想的旅程中不至于停滞不前。而我,也正走在努力提升自己执行力的道路上,通过日更文章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希望借此不断磨砺自己。
这几日开始尝试日更文章,本想着用文字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内心感悟留存下来,可没想到,才到第二天,就感觉快要坚持不下去了,仿佛那继续写作的动力之火,随时都可能被一阵风给吹灭,情况着实有些危急 !不过,我也深知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于是先给自己定了一个小小的 3 天目标。我觉得,先完成这短短 3 天的日更,就像攀登高峰前先征服眼前的小山坡一样,能让自己收获那一点点的成就感,为内心积攒起继续前行的动力,如此一来,后续坚持下去的阻力或许就能小上许多呢。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刚开始想要坚持的时候,那阻力简直是无处不在,如同隐藏在暗处的荆棘,稍不注意就会被它们划伤。以往养成的各种惯性坏习惯,就像一个个顽固的小怪兽,不停地拉扯着我,试图把我拽回到那个慵懒、拖延的舒适区里。比如说,以前总是习惯了刷手机、追剧来消磨时间,等到要开始写作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个声音在说:“哎 ,再玩一会儿吧,不差这一会儿呢。” 然后时间就悄悄溜走了,文章却一个字都没动。倘若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引导自己,那我们在提升执行力的这条路上,就真的会像没头的苍蝇一样,茫然不知所措,总是没坚持几天就败下阵来。
既然遇到了这么棘手的问题,那该如何去破解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我今天想要分享的一个小妙招 —— 用最小的行动路径来对抗自己的拖延症。
什么是最小的行动路径呢?其实啊,就是把我们原本宏大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微小的元任务。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写一篇 2000 字的文章,这乍一看可能会让人觉得压力山大,很容易就产生拖延的想法。但要是把它拆分成每天写几百字,甚至几十字,只专注于当下这一天要完成的那一点点任务量,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时候,我们把自己全部的注意力和预期都放到当天的这个元任务上,而不是去忧心那个还比较遥远的总目标。
要知道,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拖延,就是因为对未来的信心不足 。当我们望着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大目标时,心里会不自觉地打起退堂鼓,想着自己可能根本完不成,于是就开始拖延,执行力也就大打折扣了。而采用最小行动路径的方法,就巧妙地避开了这个问题。每一天只需要完成一个小小的任务,这对于我们来说难度降低了许多,也就更容易建立起信心。当我们顺利完成了一天的元任务后,会获得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又会激励我们继续去完成下一天的任务,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拖延症自然而然就被我们抛到九霄云外啦。
就拿我日更文章来说吧,我不再去想未来一个月、一年要写多少篇文章,而是专注于今天我要把我当下的这个小感悟、小想法用文字记录下来,哪怕只是短短几百字,只要完成了,那就是一种胜利。随着一天天的积累,一篇篇文章也就诞生了,执行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不过,仅仅依靠将目标拆解成元任务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些其他有效的策略来更好地应对拖延,全方位提升执行力。
应对拖延的策略
拖延往往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失败的恐惧。为了更好地克服这些,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实用的策略:
设定截止时间:为每个元任务设定一个合理的截止时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这就如同给我们的行动上了一个小小的发条,能让我们时刻保持紧迫感,避免陷入无限期地拖延当中。比如在日更文章时,我给自己规定每天晚上九点前必须完成当天的写作任务,有了这个时间限制,就不会总是想着 “还有时间,等会儿再写” 了,而是会主动地去安排时间,集中精力完成写作,让自己的行动更加紧凑有序。
建立支持系统:找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同事作为你的支持者,也是极为有效的办法。当我们独自前行时,很容易因为缺乏监督和鼓励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但如果有了这样一位伙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可以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目标和每天的进展,互相鼓励,彼此监督。就像我和同样在坚持写作的朋友约定,每天互相查看对方的文章完成情况,要是谁没完成,另一个人就会及时提醒、加油打气,在这样的相互督促下,想要偷懒拖延都难啦。
调整心态:我们还要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在执行过程中,不要过于苛求自己,毕竟人无完人,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地达成目标。我们要把每次失败视为学习和改进的机会,这样才能以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不会因为一次没完成任务就自怨自艾,陷入拖延的泥沼无法自拔。比如有时候我写的文章自己觉得不满意,要是放在以前可能就会灰心丧气,好几天都不想动笔了,但现在我会把它当作是提升自己的契机,去分析哪里没写好,下次该怎么改进,然后继续充满干劲地投入到下一次写作中。
持续优化的重要性
在执行的漫漫长路上,不断反思和调整我们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和效率,朝着目标稳步迈进。
记录进展:每天记录自己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这看似是个简单的举动,实则有着大作用。它就像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我会专门准备一个本子,把每天写文章的字数、用时,以及写作过程中遇到的思路卡顿等问题都记录下来,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能总结出自己的写作规律和容易出现的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
寻求反馈:向他人寻求反馈和建议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正所谓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人的视角可能会帮助我们发现那些我们自己未曾注意到的问题或者改进点。我时常会把自己写好的文章发给一些写作经验更丰富的朋友,请他们帮忙看看,他们提出的诸如文章结构可以更紧凑、某个事例运用不够恰当等建议,都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能及时调整写作思路,让文章质量更上一层楼。
定期回顾:每隔一段时间(如一周或一个月),回顾一下自己的进展和成果是很有必要的。这就好比我们定期给自己做一个全面的 “体检”,有助于我们评估之前采用的策略是否有效,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我每个月会对自己这一个月的日更文章情况进行总结回顾,如果发现某段时间因为任务安排不合理导致完成得很吃力,那在下个月我就会重新规划元任务的量和时间安排,让整个执行过程更加顺畅高效。
总之,在提升执行力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但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像最小行动路径这样有效的方法,将目标细化,专注当下,同时结合应对拖延的策略以及持续优化的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践行,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拖延,让执行力越来越强,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继续秉持着这样的方法,坚持日更文章,去记录更多自己成长的点滴,也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提升执行力的方法,一起向着更好的自己迈进 !
坚持日更第1/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