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做了一场有关正常化技术的20分钟分享。这是我的讲稿,分享出来与大家交流,讲的不够好的地方欢迎指正。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以下焦点解决中的正常化技术。什么是正常化技术呢?我先来举一个自己遇到的例子。
一位女孩的妈妈跟我说,他的女儿今年上初中了。这两周,据老师反应,女儿的学校表现有些奇怪。其他同学上了初中后都意识到了学习压力的增大,紧张每分每秒学习,而自己的女儿比较懒散,常常在别的同学都在做作业的时候,一个人呆坐在座位上。问她为什么不做作业,她也说不出原因。女儿的这种行为让妈妈感到很着急。
老师还反应,女儿平时性格比较孤僻,不愿意参加班级的活动,班级里的其他同学也说女儿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玩。
妈妈说,女儿在小学时是学习非常认真自觉的,性格也比较开朗活泼,进入初中后好像是变了一个人。这些不寻常的改变让他们全家人都非常焦虑。
听了这位妈妈的讲述,我回复她说:
我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你的女儿进入了一个新的学校,每个人进入新的环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适应的速度有快有慢,有的人需要几天,有的人需要几周的时间。在适应的过程中,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与平时不同的情绪和行为。随着对环境的适应,这些异常的情绪和行为也会逐渐消失。从小学到初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适应方面的问题,这是正常的现象,你不用过分担心。
经过我这样的一番解释,这位妈妈的焦虑程度降低了,对自己的女儿也有了信心。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由于遇到了某些问题而出现了悲观绝望的情绪,他们觉得他们的问题是不正常的、是无法改变的;对于问题的后果,他们有着非常消极的预期,认为问题对自己是毁灭性的。这时,作为咨询师,我们就需要帮助来访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因为在许多时候,来访者之所以不能够客观的看待问题,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得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是成长过程中很多人都会遇到的。
焦点解决将这种帮助来访者的技巧称为正常化技术。
接下来,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享正常化技术。第一,为什么需要使用正常化技术;第二,如何使用正常化技术;第三,正常化技术的使用原则有哪些。
为什么需要使用正常化技术
使用正常化技术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需要帮助来访者意识到他们当前的问题是人们普遍存在的,是成长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咨询中,比学校适应问题更普遍的是宝宝的入园焦虑问题,
用更加准确的词汇表达,应该是分离焦虑问题。很多妈妈会非常担心地说,他们的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从早哭到晚,并且连续一个星期,每天都是如此。有幼儿教育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幼儿第一次离开家进入幼儿园,需要经历一个从不安全到安全、从不信任到信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开始阶段,幼儿的哭闹、愤怒、不吃东西等行为都是正常的现象。只要这种现象持续的时间在正常的范围内,家长会不必过分担心,并且家长的过分担忧往往反而加重了幼儿的分离焦虑,使幼儿更加难以融入幼儿园的学习生活。针对此类问题的咨询,如果家长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咨询师就需要运用正常化的技术,将这方面的心理学知识讲述给家长听。当家长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反应是正常的和普遍性的时候,他们的焦虑也就缓解了。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家长看到孩子早恋就头疼,觉得早恋是洪水猛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影响孩子的未来。但其实,对异性的爱慕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的一种正常的现象,是每个健康成长的个体都会经历的。青少年通过对异性的追求和被异性的喜爱获得价值,发展出自我同一性。可是,咨询中的许多家长并不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用正常化的技术帮助他们理解,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咨询中,咨询师之所以可以用正常化技术,是因为许多来访者只关注到自己遇到的问题,而咨询师关注到了更广泛的现象。咨询师将自己的观察反馈给来访者。有时候,来访者的问题涉及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来访者之所以觉得问题是问题,是由于他们缺乏某方面的知识,那么,咨询师就要告诉来访者这些知识。
运用正常化技术的第二个原因是:来访者可能会扩大自己的问题,或看问题比较片面。
对于这个问题,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艾丽斯有过非常好的论述。艾丽斯将人们非理性的信念分为三类: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例如,如果一味来访者跟咨询师说:我一定完蛋了。我在今天早上的公司会议上与同事A吵起来了,现在整个公司的人肯定都讨厌我了,老板肯定马上就会开出我的。咨询师就可以运用正常化技术,为来访者提供另一个看待问题的框架或视角,使来访者认识到,在工作中与同事产生冲突是难以避免的,但偶尔的冲突并不会让所有人不喜欢自己。
又如,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是:家长们普遍会有这样一连串的担忧。我的孩子现在成绩不好;成绩不好就考不上号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不能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不能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就不会有幸福的生活。对于这样一连串的非理性信念,我们如果想要运用正常化技术来帮助来访者,就需要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的这一连串预期是对问题的过渡引申,同时这种认知和包含着对找工作、幸福生活等问题的片面理解。当然,对于这种错综复杂的问题的正常化不是一句话或一段话能够完成的,是一个不断与来访者讨论的过程。
如何使用正常化技术
前面我们已经通过一些例子大概说明了为什么要使用正常化技术以及正常化技术使用的途径。这里我们来概括一下使用正常化技术的方法并看一些更加具体的案例。
使用正常化技术的第一个方法是为来访者提供他所属问题的相关专业信息。
这要求咨询师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积累。例如,对于在职场上感觉自己内向的来访者,咨询师可以告诉他内向和外向是人们性格的两种类型,它们各有优势,并无好坏之分;对于感到考试焦虑的学生,咨询师可以告诉他湿度的焦虑有助于发挥更好的考试水平,在重要考试来临前的焦虑是普遍存在的;对于咨询孩子青春期问题的妈妈,咨询师可以告诉她孩子的问题属于青少年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正常表现。
第二种方法是提供来访者更加积极的思考方向。
例如,临近毕业的大学生看到同学都找到了不错的工作而自己求职受挫,就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认为自己没有背景、没有能力,肯定找不到好工作。咨询师可以运用正常化技术帮助来访者更加积极的看待这个问题。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失败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与其抱怨,不如踏踏实实,从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开始,在工作中继续学习,补足自己的能力,最终就可能获得自己理想中的工作。
第三种方法是告诉来访者他们得问题是有办法解决的。
那些由于挫折、丧失等出现严重负面情绪的来访者,常常认为自己的问题是无法改变的,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失去了改变的动力。面对经历丧失的来访者,咨询师可以告诉他:大部分有你这种经历的人都会在事情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赶到痛苦,但大部分会慢慢好起来。我相信你也可以和他们一样慢慢好起来,需要的只是时间。对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症的来访者,咨询师可以这样利用正常化技术:大部分的病人在坚持治疗后都能够康复,我相信你也可以。必须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中要注意区分正常化与做出承诺的区别。咨询师应该使用正常化技术鼓励来访者用更加积极的视角看问题,而不是为来访者做出承诺。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这些案例来自于我咨询过的来访者的谈话片段。
案例一
小叶,男,13岁,由于青春期的混或前来咨询。
来访者:我觉得现在我与爸爸的关系不太好,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和爸爸冲突,我觉得爸爸不理解我。
咨询师:我理解你的感受。在你这样的年龄出现这样的问题是非常普遍的。
来访者:我不知道是出了什么问题。
咨询师:并没有出问题,而是因为你长大了,对于一些事情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在对大人的话言听计从了,所以就会与大人产生冲突。
这段对话中,咨询师运用正常化技术,先告诉来访者他的问题是普遍性的,减轻来访者的焦虑,再从心理学的角度向来访者解释了出现问题的原因。
案例二
小朱,女,30岁,由于职场问题前来咨询。
来访者:我工作第5年了,感觉自己现在工作没有积极性了,工作没有以前认真了,只想在这个单位里混日子。
咨询师:你所说的是职业倦怠问题。很多人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几年后都会出现职业倦怠问题,这是各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来访者:我觉得现在上班很没意思,再这样下去我可能要得抑郁症了。
咨询师:听起来你现在的工作让你觉得有些抑郁。抑郁是我们大部分人生活中都可能遇到的一种情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而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生活中遇到的抑郁一般是不会演变为抑郁症的。
这个案例中的正常化技术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告诉来访者职业倦怠问题的普遍性;第二层意思是改变来访者认为职业倦怠会引发抑郁症的负面认知。在这个案例中,咨询师对抑郁情绪与抑郁症关系的解释是不够严谨的,但这样说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来访者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当前的问题,并且在之后的会谈中咨询师与来访者讨论了缓解职业倦怠的可能方法。
最后简单说一下使用正常化技术的原则。
使用正常化技术的原则
首先,来访者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一般人都会遭遇的时候,咨询师才使用正常化技术。
如果来访者的问题十分特殊或来访者的问题确实已经达到了严重的异常程度,咨询师为了安慰来访者而使用正常化技术是不能起到效果的,反而会给来访者输入错误的认知。
其次,如果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属于发展性问题,咨询师可以使用正常化技术。
如前所述,很多来访者过分看重问题本身,而不知道其实问题只是发展过程中的暂时性问题。
再者,来访者扩大问题或者情绪激动的时候,咨询师可以使用正常化技术。
当咨询师运用正常化技术帮助来访者用更加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的时候,来访者的情绪就能够缓和下来。
最重要的一点
正常化技术的使用要尊重来访者的解释框架,以来访者的参考框架为主,加入咨询师的观点。正常化技术不是与来访者的观点辩论,更不能直接反驳来访者的观点。
总结
好了。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分享了焦点解决中的正常化技术。正常化技术通过提供给来访者一些心理学的知识,让来访者觉得他的困扰并非是属于自己一个人的,也不是绝对不变的。这种感知的改变有助于帮助来访者缓解情绪,并且更容易接纳自己的状况,甚至激发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结语
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这段话来自我去年参加的一个工作坊的老师。
她说: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可能经历暴风雨。当我们身处于暴风雨中的时候,因为暴风雨太大了,我们往往看不到暴风雨之外的任何东西。我们会认为,暴风雨可能永远都不会结束了。但是,暴风雨一定会结束。再大的暴风雨都一定会结束。因为,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更多关于幸福的故事,欢迎关注公众号
麦大大聊幸福(微信号:maidada2017)
在这里,我是一个死磕幸福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