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是我们的一项本能
——《为什么读经典》读书笔记
1
这是读过的第二部卡尔维诺的作品。
第一本是《分成两半的子爵》。讲的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一个子爵在作战中被一枚炮弹炸成两半,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当邪恶的那一半想要做坏事的时候,善良的那一半便会及时出来制止。这本书让人在惊诧错愕之余,生出深深的思考。
这部作品一共36篇文章,论及了31位经典作家及他们的作品。此前对卡尔维诺的所有了解,仅限于上述那本书,因此也一直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奇离古怪荒诞不经的作家。但在打开这本书的第一时间,立马就颠覆了我对卡尔维诺的看法。想象丰富,逻辑严谨,思想深刻,俨然一部哲学作品。
就像这句评论说的,在这里,卡尔维诺向我们开放了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秘密书架,娓娓道来他的理想藏书。凭着热枕和智慧,卡尔维诺让文学作品在读者面前呈现千姿百态的魅力。
2
原谅我的浅薄和无知,以为卡尔维诺的特长只在于创造那些魔幻、奇特、不明所以的故事。第一次为他的博学多闻、思维的深度和笔触的细腻所折服。那些作者,那些作品,在他的刻画下,换发了别样的生机。在此之前,如果你曾读过这些经典,那你会发现,原来这些经典作品还可以这样被解读,还能有这样的角度和深意。
在此之前,也不曾知道,原来读书笔记,还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被书写出来。这也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喜欢的方式。
我爱简奥斯丁,因为我从未读过她,却只因为她存在而满足。我爱果戈里,因为他用洗练、恶意和适度来歪曲。我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他用一贯性、愤怒和毫无分寸来歪曲……
这是序言中的一段话,简练,直接,带着一点点戏谑的任性和武断,不受约束的娓娓道来,没有边界的想象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与我想象中的卡尔维诺的形象不谋而合。
3
在解读意大利诗人蒙塔莱的诗篇《也许有一天清晨》时,更是将这种脑洞大开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由干燥、晶亮、透明的冬天空气联想到虚空,再由走的动作,联想到人群沿着一条条相同的直线在行走,而诗人自己,正跟着多条方向线的其中一条在行走。
其中,更让人匪夷所思口呆目瞪的是,他竟能够由此联想到汽车倒后镜的发明,并将此看成是领先二十世纪的一次人类学革命。因为“人永远受后脑欠一双眼睛之苦,他对知识的态度只能是有疑问的,因为他永远无法确定他背后是什么”,“这同样也证实他的视野依然是他面前的视野,充其量只能扩展至一定的程度,而他背后则是一个对应的弧形,而在那瞬间世界可能并不存在于那个弧形里”。
正因如此,汽车倒后镜的发明,使得汽车时代的人,对存在于他背后的世界感到放心,因为他终于拥有了一只可以回望的眼睛。由此,他的眼睛能够看见一条路,这条路不断递进,在他面前的变短,在背后的变长。他可以一望就见到两个相反的视野,而不必受到自身影像的妨碍,仿佛他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只盘旋在整个世界上空的眼睛。
4
不禁让人拍案叫绝!也许只有卡尔维诺,才能将这种脑洞大开的想象力展现的如此天衣无缝,看不出任何的破绽和刻意,一切恍然如天成。仿佛他的解读是先于那些作品而出现,那些作品正是因着他的召唤和指导才被写作出来,然后才能成为经典。
当然,我在此并不是要质疑那些作品本身,以及它们的地位作用。经典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历经岁月的洗礼,接受过古往今来无数眼光的审判和评价,它们的地位和作用早已无人能够否认。卡尔维诺这本书于我们最大的意义,就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经典的方式,后人可以跟随自己的思想地对它进行解释和重构,这不仅不会影响到它原有的意义,反而会因为这些随心所欲的解读而更加生动和立体。
因此,卡尔维诺下了这样的定义,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它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人这一辈子,总是要读一些书。那么,不如将那些无聊、消遣和毫无养分的书摒弃,选择一些经过时光筛选的书。带着它们上路,在困了累了倦了的时候,放慢脚步,与它们作一场亲切的交谈。然后,继续上路。
5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读经典?
我想引用序言中的一个小故事来回答,同时也是作为这篇文章的结尾。
免得人们相信之所以一定要读经典是因为它们有某种用途。唯一可以列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
而如果有谁反对说,它们不值得那么费劲,我想援引乔兰:当毒药在准备中的时候,苏格拉底正在用长笛练习一首曲子,‘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首曲子’。
我想,卡尔维诺唯一没有明说的一句话,就是:阅读经典就应该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们的一项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