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就看到了一个大约30秒的短视频,题目叫“心理治疗的任务是什么”,转录成文字如下:
我经常说,心理治疗的任务,不是让来访者变得更好,说不定会让他们的症状加重,因为他们可能会感受到人性的黑暗,看到世事险恶和亲密关系中的无奈。当他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内心会涌现出无法形容的悲哀。这种悲哀构成一种真实的感觉,构成一种现实的感觉,构成创伤后向死而生的感觉,这就是人性。
显然,像众多以博取眼球为目的的短视频一样,这个短视频也是文不对题的:至多从反面说了一句心理治疗的任务“不”是什么!而结尾却对“人性”给出了“这就是”的肯定,也显然有哗众取宠的味道。好在,这个视频是借一位业界大咖的嘴说的,如果是从我的嘴里说出来,估计我的老师即使不把我打死,也会说我是在公众面前放P的。
那么,心理治疗的任务是什么?这个问题能不能从正面回答?如何回答?
出家人不打诳语,专业人员也不该说没根没据的话。我是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的任务我可以说不知道,但心理咨询的任务却是在我的教科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
从总体上来说,心理咨询的任务是帮助正常人群在生活中化解各类心理问题,克服轻度心理障碍,纠正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和非逻辑思维,学会调整人际关系,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适应能力,等等。
敲黑板:这段说明,不但说清楚了心理咨询的任务,而且对心理咨询的对象的界定——正常人群——也是明确的。
这就是专业表达,清晰明了又朴实无华!
在对心理咨询的任务给出宏观描述后,教材进步细化,将其具体内涵分为如下六点: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了解和改变不合理的观念;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使求助者学会理解他人;使求助者正确认识自我;协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我想,一个咨询师在明确这六大任务后,就会转变成实实在在的操作流程甚至是切实可行的技术,这样,就(才)可以有的放矢,避免将自己陷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窘境。
比如,当一个来访者坐在我面前时,我会顺次思考:
1.这位来访者遇到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能够区分开心理问题和具体问题吗?如果不能区分,我该如何把“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心理的本质,用生动形象或亲身体验的方式让他的有所领悟?
2.他的不合理观念表现在哪些方面:是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还是糟糕至极?我如何让他相信,他的痛苦不是来自于他所遭遇的事件本身,而是来自于他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3.他对现实是如何面对和应对的?他的回答会让我对他的自我功能做出基本判断。我对这一步极为看重,因为我能深知面对现实的四大意义,即面对情欲、采取行动、承担责任、投入情感,因此我会做全面考察。
4.这位求助者能够理解别人——换位思考吗?这是对其心智化水平的考察。我深受依恋理论影响,该理论认为“心智化和觉察是心理解放的双螺旋结构”。
5.这位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他有自知之明吗?当然,就某个具体心理问题或现象,我会考察他的四个层面:无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自知(知道自己不知道)、觉察(知道自己知道)、习惯(不知道自己知道)。
6.我会如何协助他通过行动合理地实现自己的诉求?
与来访者一起完成这六个步骤,或者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只是在头脑中完成了这六个步骤,就可以自信地说:我作为一个咨询师完成了咨询的任务!
对此,我个人的体验是,任务明确并能完成,才能像那解牛的庖丁,“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那种感觉,要比看一段鸡汤视频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