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21-10-23
金钱就是验金石,花钱便能见人品。
要看一份情谊,经不经得起考验,往往金钱,就是最好的检验工具。
金钱与我们,就如同天平的两端。若是哪天倾斜了,再好的朋友也会渐行渐远。
我们一路走来,身边的挚交,最终留下的能有几位?其实,答案全在细节里。
细节之处见人品。
很多时候,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细节,别人也许已经悄悄观察和揣摩很久了。
尤其是以下三种行为,非常值得咱们重视。
1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一提到向朋友借钱,很多人就特别敏感。
有人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别开口借钱,免得叫人为难。这一借,可能朋友都没得做了。
而有人则认为,真正感情深的友谊,那是经得起金钱考验的。如果见死不救,不肯伸出援手,那还算哪门子朋友?
实际上,比起借钱,还钱的那一刻,才是真正最考验人品的时候。
有人借钱时,说得好好的,某天一定还。等到要还钱时,就一个劲地装傻充愣,能拖就拖,而且还侥幸地认为,欠钱的是大爷,我就不还,你能拿我怎么样啊?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些害群之马,才导致,现在的人容易谈钱色变。
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尺。
什么样的人,能开口借钱?而什么样的人,值得自己伸出援手,心中一定有所掂量。
所以,如果友谊扛住了第一关,鼓起勇气开了口,并且朋友还借给了你。
那么,到了还款的时候,千万要牢记于心,别把这事儿给忘记了。
倘若你承诺还钱的日期都过了,却像个没事人一样,把这件事完全抛之脑后。那么问题可就大了。
因为大打折扣的,是人品。
所以一定要记得,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否则,即便你是无心之过,人家也会打个问号。让这段友谊,产生了一道难以修复的裂缝。
2 不要算计对方
我有个朋友,之前跟我关系不错,我们时常约出来一起看电影逛街。
需要消费时,自然也不可能每一次都来个AA平摊。
那多麻烦呀,通常都是你请我这个,下回我就请你另一个。有来有往,出来玩嘛,最重要的是开心。
然而,一段时间后,我却发现了一个不太对劲的现象。
无意中我发现,自己每次对这笔友谊的投资,额度都相当大。
原来这位朋友,每时每刻,都在跟我斤斤计较地盘算着。
哪个地方的东西贵,就让我请。哪一种消费低,她才自掏腰包。
一开始,我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
直到后来再跟她出去时,看从她的表情和动作,我看出了她正在盘算的小心思。
于是我便渐渐疏离了她。
那些你以为的老实人,其实是愿意不跟你计较,因为他们觉得,和你做朋友值得。
那些看不懂人情世故的,也许是社会的毒打,还没有挨够,总有一天,他们会看明白。
没有人,天生是傻子,只不过他们还没有醒悟过来罢了。
等到他恍然大悟的那天,这段友谊就到了尽头。
3 不评价别人的消费观
每个人的收入不同,对金钱的使用方法也不同。
每个人对生活的期盼不同,也就有不同的生活状态。
有人喜欢买名牌包包,不是正品的,绝对不要。
而有的人,更喜欢在手机软件上,买经济又实惠的东西,觉得这样很爽。
但偶尔凑到一起,有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容易狠狠挫伤别人的自尊心。
有一次,部门聚餐完,大家兵分几路。
我们女生那一队,选择散步回去。刚好路过一条步行街,两边很多摊子,摆着各种各样的衣服和首饰。
女同事A看中了一对闪闪发光的耳环,正准备问价钱,扫码付款的时候。
另一位B冷不丁冒出一句话,让局面陷入了尴尬。
她说:“这种东西粗制滥造,质量肯定不好,时间久了,你那耳朵肯定要腐烂。东西要买贵的,你怎么净给自己挑些便宜货?”
A满眼不舍,把耳环拿在手里,她很喜欢很想买。但是如果买了,就显得如B所说的一样。
最后,她把东西放下,一路沉默。往后,再也没见她俩走在一起。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真理和生活经验,放在别人身上,不一定适用。
我们可能是为了对方着想,才好心提醒,但如何花钱,是别人的事。
我们应该理解和接纳,与自己不同的现象。而不是得理不饶人,随意评价别人的消费观。
友谊最难得的地方,在于真诚和温暖。
我们需要朋友,所以面对金钱这种敏感问题,要留心,注意细节。不要让它成了减分项。
小伙伴们,有没有被触动到?欢迎留言告诉我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