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为中医妈妈去做了一个中医公众号的编辑,然后和我约稿,我想反正也在跟师学中医 ,平时也要写些医案,所以答应了,那就从我过去石膏米汤成功治愈了女儿积食引起的发烧写起吧,可是作为吃货的我,一提到石膏居然想到的是豆腐包子,这点也没谁了。
我十六岁那年没考上市里的普高,父亲虽然失望,但也不甘心就让我读个职高,更无颜让我混社会,毕竟是他亲生的,我敏锐的感觉到作为优秀教师的他,面对女儿学业上的平庸事实的挫败感,以及家庭的未来可能陷入失控的焦虑感,出于求生的本能,我向父亲申请去老家县城高中读书,父亲居然同意了,虽然这意味着不在跟前没法监督我了,但好歹老家有亲戚,还能“照看”,而从未离开原生家庭的我,尽管感觉前路陌生且茫茫,但被这份天高任我行的自由而激动不已。这也许就是少年所特有的乐观吧。
开学第一天,坐在十人寝室的高低铺上,看着三五成群的同学走来走去,说着一口我听不懂的方言,我显的尴尬又孤独。不过好在食堂大妈挥勺的圆膀子之下是热闹的饭菜。尝遍食堂饭菜之后,我钟爱中午那份五毛钱一碗的蛋炒饭,尽管那是只能找到两三丝鸡蛋的酱油饭,我一吃就是整个高一,我不会告诉你我是为了减肥,为了省钱买美特斯邦威和做离子烫。是的,当时的我就是这么吝啬于我的胃,却热衷于颜,以至于一年下来,我从一百二十斤变成了九十斤的窈窕“辣妹”。直到高二分班,误打误撞被分到了女生只占全班比例三分之一的理科班,慢慢的,我一而惯之的价值观在这里很不适应,因为理科女生更理性,更看重脑子,可是很明显,长期蛋白质补充不足的我,脑子是空洞的,不认识cos为何物,也不明白G和S的关系,无奈我在课上沉沉的睡去,直到下课铃声响起,我和同学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出教室,再用两个阶梯一跳的速度,完成三百个下台阶的餐前运动,直到抢到了我爱吃的南乳仔排炒年糕。而在寒冬,在煤渣铺的跑道上完成晨跑后,和同学争先恐后的奔向食堂,买下刚出炉的,咬一口油香四溢的豆腐包,才会心满暖意的回寝室清洗满脸满鼻孔的黑灰。
三年的高中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我踏上一个又一个征程,我依然饥饿,虽然吃的食物开始丰富起来,鸡排、韩国辣年糕、慕斯蛋糕、牛排、海鲜自助餐......可是居然最怀念的还是那只热乎乎的豆腐包子。回不去的就叫故乡,吃不到的就是美味。我是那么热衷于吃带给我的满足,以至于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也秉承能吃是福的理念,喂养出了一个小吃货,我的女儿3个月的时候就被我奶出了莲藕手臂,体检时超重。好在婆婆带孩子不注重吃,直到一岁半时,我离职自己带孩子,每当孩子哭闹,我便烦躁不堪,常用方法就是投食,哭了,来一块饼干,闹了,来杯奶,粘人了,再塞个肉包子。虽然当时每每很奏效。但不知为何经常发烧,我没功夫去深纠。因为我还在忙着做饭,我还是觉得发烧也要能量,也要按时吃饭,只是从高糖高油降为稀饭馒头,更没理会她其实并没有胃口吃。直到一次次喂进去的粥饭吐了出来。作为一个菜鸟妈妈,平时家里就已经鸡飞狗天了,碰到孩子生病后,被的恐慌和挫败感击垮,也生起病来。
最后实在折腾不起,我开始接触中医,学者看孩子的舌苔,观察大便,慢慢知道孩子因积食才引起发烧和便秘,于是尝试熬一碗简版白虎汤:石膏煮米汤,取汤给孩子当水喝(石膏最好用小布袋装起来,并且先煮30分钟)。 孩子喝完后额头出了汗,温度降就了,没过多久也拉大便了,然后就是吃几天的病号饭,孩子胃口好了,精神也恢复了,没有去医院折腾,也没有过多的焦虑,简简单单就将女儿的病给治愈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神奇。
那么为什么这碗石膏煮米汤可治积食引起的发烧呢?因为发烧和便秘都是身体津液不足引起,而石膏米汤可以迅速补充什么的津液,同时石膏质地比较重,性凉,可将身体气血引向下,可以消积食,治便秘,也就是打通身体的通道。当然这里石膏的量要多些,我给孩子用的是30克,给自己用过120克。而且石膏我们并不陌生,我前面所说的豆腐包子里的豆腐,就是豆浆里放了石膏凝结而成的,所以不会有副作用。
学习中医后,我慢慢地体会到尊重孩子的本能是那么重要,虽然我时不时还是有担心孩子没吃饱而想诱惑孩子多吃点的念头,不过最后都会赶紧打消掉。因为还有一个声音在心里:随她吧,想吃就吃,不吃就算了,劝饭要不得。《黄帝内经》有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