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中,一个男孩站在才刚刚没过他膝盖的浅水中,拿着渔网苦苦地寻觅着他仅存在于他脑袋里的大鱼。浅水捞大鱼?荒谬至极。
那个男孩,他想去捞一条大鱼,可是大鱼所处之地应是较深的水中,而不是男孩所在的刚刚没过于其膝盖的浅水之中。但他为什么会去浅水呢?是企图在比较“舒适”的浅水里就捕捉的到,亦或是事先就未做好调查没有了解到大鱼并不会出没于浅水?无论是前者或是后者,都是急于去找寻那只大鱼,而没有给予相应的耐心与努力,太过着急,到头来连可以捕捉到的小鱼也没有了。这其实是种急功近利,不脚踏实地的表现。它恐怕也是这幅漫画想提醒我们的。
那只大鱼可以看作是人在生活中的一个大目标,而浅水可以看作是我们所处的现实情况。我们所处之境与追求之目标间的矛盾迫使我们必须得脚踏实地付出足够相应的努力才可以解决,然而若是在这矛盾重重的情况下仍急着“硬着头皮”上,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其结果必然是凄惨的。所以说,没有明确所处的现实情况而急于去追寻自己心中的大目标,即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
然而,急功近利在现实生活之中却十分常见。如今在中国日益畅销的成功学书籍不妨可看成急功近利的心理在现实中的映射。这里所说的的成功学书籍是特指那些如“成功的快速秘籍”“谁谁教你获得成功”等等那些企图告诉你成功捷径的那些书。但是成功其实并没有捷径,而为何如此多人会购买成功学书籍呢?是因为他们太想成功了,太想早一点就可以到达人生巅峰,太想早一点就可以平步青云无忧无虑。所以他们着急,他们想要马上得到成功,而成功学书籍则正好切入他们的需求,他们的行为恰恰就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在这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急功近利思想的不断扩大仿佛也是某种必然。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这幅漫画不仅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也告诉了我们答案。当你在急切地不合实际地去追寻一个大的目标时,不妨可以先冷静下来,不要着急,分析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先从“小鱼”捉起,积累捉鱼的经验,循序渐进,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从“浅水”中去往“深水”去捞“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