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中饭,我们跟着朱老师去孙武苑。沿着曲曲折折的无名山路拾级而下,崎岖的山路有点陡,只有缓缓而行。一棵小树顽强地从石缝中探出头来,仿佛在向我们招手。
上山容易下山难,看着如此顽强夹缝中求生存的小树,让我对它有了敬佩之意,同去的无风老师又拿出了柚子,给我品尝,顿觉忘记了劳累,跟上了队伍,到了孙武苑,相传是孙武隐居写《孙子兵法》的地方。
走进孙武苑,只见一泓汩汩流淌的泉水,用竹简引流而出。据说2500多年前,兵圣孙武隐居穹窿山,撰写兵书、生活饮食,都是用此水,也就是当年孙武用的“自来水”。后来人们就把它称为智慧泉。我们纷纷以此泉洗手,想沾点孙武老人家的智慧思想。
手棒泉水,感觉一股清流传遍全身,仿佛是天上之水滋润了我的心田。
踏进孙武曾隐居的茅草房,室内设置了简单的生活用具,再现了当年孙武著《孙子兵法》的场景。
孙武苑内还有许多景点。
看到法雨泉,让我想到了普陀山上法雨寺,还有西子湖畔的法雨亭不知他们有没有关系。
离开孙武苑,我们跟着朱老师来到了朱买臣读书台,跟随我们的还有一只猫。它“喵喵喵”叫个不停,可能是饿了,朋友们拿出了小吃给它,它闻了闻沒吃,像小孩一样有点调皮。
朱老师站在“朱买臣读书台”上告诉我们,它是我国古代五大名台之一,又把台上的石刻一一讲读。
相传西汉名臣朱买臣当年出身贫贱,可是酷爱念书,一有时间就要读。因为当时的书籍大都是用竹简制作的,一部书一大捆,分量不轻。他出外打柴或卖柴都带着书,既不方便、又重。为了这个事朱买臣遭到妻子的讥笑和责骂。之后他每次上山砍柴时,就在这块大石头处偷偷看一会,回家时就把书都藏在这个石头底下。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苦读精神,就把这块大石头命名为“朱买臣读书台”
看到这块读书台,仿佛看到了当年朱买臣认真读书的景象,今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认真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