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关系中,有两条重要的法则——
一条是,你永远只能看到别人怎么做,看不到别人怎么想。
要知道,别人说出了他的想法,你仍然不能确定他说的是不是真话,除非你「相信」他说的是真话。
所以表面上我们了解到的「想法」,事实上只是我们的「信念」。
根据这个法则,你在人际关系中,「接收」到的一切来自他人的想法、态度,和情感,都离不开你内心世界的加工。
你看到的东西,往往是你授权看到的东西。这个法则指出了我们是如何把关系,变成了「我们想要的关系」。
关系中的另一条法则提醒我们:关系,又不仅仅是「我们想要的关系」。这条法则是:你为一段关系设立的规则,别人永远可以不遵守。
我们对于自己每一个伙伴是什么样的人,会做怎样的事,常常是有想象的。
这种想象其实是我们单方面设立的规则。它很管用,大大提高了我们与别人交往的效率。
然而,不管这些规则在大多数时候有多精准,我们要意识到,它只是我们单方面的期待,有时候甚至是幻想。
——你只要听到生活中有人说:“啊?这个人怎么可以做出这种事?凭什么!”那就是幻想破裂的声音。
一个人对自己的规则越有自信,在现实的关系中就有越多盲区。
你也可以打破规则,不必去遵守别人对你的「预期」。
你无须要求自己按别人期待的反应方式去反应。
这种做法,有时候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自由,当然也需要承担相应代价。每一种行为,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你怎么做,是你的选择;别人以怎样的反馈回应于你,则是你的风险。
亲们好!一天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