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大暑
今天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二个节气 -大暑,预示着高温酷热,湿热交蒸,雷雨频繁,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暑”,即炎热,“大暑”,意味着炎热至极,,古人形象地描述它为:“暑,煮也,热如煮物也。”
此时正值三伏天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农谚也多有反映:“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大暑前后,衣裳漏透”等。
大暑习俗
晒伏姜
在三伏天,将生姜切片或榨汁后与红糖混合,晾晒在太阳下。待姜和红糖充分融合后,喝过伏姜后,人会感到身体发热,这是因为姜辣素能够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并促使皮肤的毛孔张开。这样一来,多余的热量被排出体外,同时体内的病菌和寒气也一并被排除。当身体因吃了过多寒凉食物、被雨淋或长时间处于空调房间内而感觉不适时,喝一杯伏姜能及时消除寒气重的不适症状。
喝伏茶
喝伏茶,顾名思义,就是在三伏天喝的茶。主要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种中草药煮成茶水,具有“解内热,缓肝火”的功效,能清凉祛暑。
在过去,善心之人会将“伏茶”摆放在宫庙门口或街市路旁,供行人饮用,以解除苦力、车夫、路人等人的口渴。烧伏茶和喝伏茶的民间文化代代相传,成为传统风俗。如今,在温州,伏茶仍是一种受欢迎的风俗,大街小巷都可以找到伏茶点。在温州永嘉县城,有一个名为“大榕树伏茶亭”的伏茶摊点,悬挂着一副对联:“伏茶浓深情更浓,细品清香趣更香。”伏茶不仅具有清热解暑的功效,还传递着烧茶人的热心和邻里温情。
烧伏香
大暑是夏季中最难忍耐的节气,也是农作物生长最迅速的时段。同时这个时期也容易遭受旱涝和风灾的影响。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人们进行烧伏香的祈福活动,期盼着顺利的自然条件和丰收的农作物。此外,古代人们还认为烧伏香对身体健康也有益处。在伏天期间,人们用药材烤特定的六味香料,相信可以治疗顽固的疾病,为身体带来健康和康复的希望。
大暑诗词
炎热夏季,赠您一首有关“酒”的清凉诗词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大致意思为:
永州盛夏时节,人总是像喝醉了酒那样要打盹,推开北窗,凭倚着几案酣然熟睡。中午独睡时只觉得大地死一般的寂静,隔着竹林,惟有山童捣制新茶时敲击茶臼的声音。
大暑时节,守天下酒提醒您注意防暑降温,
虽高温酷热
但万物勃发,迅速成长,孕育着秋实春华,
愿你如这盛夏,
拔节生长,极尽丰盈,静待收获。
夏日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
炎夏的阳光将我们的思绪牵引远方,
明亮炽热的光芒倒映着田野间茁壮的庄稼,
这炙热的季节里,畅快淋漓地感受着生活的激情,
值得我们永远珍藏这个夏天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