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雄的故事容易传播?
《疯传》这本书中说道,因为它会激发人们敬畏的力量。敬畏是一种复杂的情绪体系,它经常包含着惊讶、出乎预料或神秘的意识。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所以人们愿意共享它。
昨天无意中看到了张桂梅校长的事迹,看的过程中不断的有想流泪的冲动,看完之后就与身边的好朋友分享和讲述了她的故事,我想这就是激发了敬畏的力量,所以主动的想去传播和分享这个时代英雄的故事!
张桂梅,1957年生。1974年,年仅17岁的张桂梅离开家乡黑龙江前往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这一待,便是40余年。
在这40余年,与贫困的山区、落后的教育理念不断斗争着。
在山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中,大多数的女生都没能完成学业,这一生便待在了大山之中。
为了让更多山区女孩上学,张桂梅持续12年家访超过1600户,行程11万余公里。每次去家访,张桂梅总是带上馒头、面包和矿泉水,为了不给学生添麻烦,从来不在她们家中吃饭。她对所有的家长说,只要把孩子送来上学就可以了,学费她来想办法。她不断努力,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2020年12月,张桂梅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在央视综合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中,一位当上警察的华坪女高毕业生来到现场,流泪向张桂梅致谢:“我们教学楼上写着一句话,让梦想飞越大山。那时其实每天我都可以看到那句话,但是我并不知道,大山外面是什么。当我高中毕业,第一次离开县城,第一次穿上这身警服的时候,我才知道,如果没有张老师一天天的陪伴,就没有今天的我。”
在这40余年,她还要不停与自己的身体斗争。
由于多年的超负荷工作,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天需要大把服药才能勉强支撑。据媒体报道,年过六旬的她,被查出有20多种病:左手骨瘤、右手神经末梢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等等。
每每读到这里时,我总是忍不住想,她到底为了什么?
如果我们仅从利己的角度,她究竟是为了什么?
把一生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大山和孩子,身处在艰苦的环境中,吃的住的条件都不好。把自己所有的收入也奉献了。身体因超负荷的工作也患上了各种疾病,这么多年的经历可以说就是身体的折磨与内心的煎熬。
如果我们从快乐幸福的角度,她快乐吗?幸福吗?
我觉得她过的并不幸福,因为她对所有的孩子说,走出大山后就不要回来这里,不要像她一样。她一辈子都在辛苦都在拼命,为大山里的女孩拼了24年命的人!
我们常说人做一件事情肯定是受到驱动的,那驱动张桂梅这样做的是什么呢?
我能想到的答案,就是意义,是一种将自己与大时代融合的意义。
她的关注点早已超过了个人层面的幸福快乐舒适,她的幸福和快乐来源于与时代的共鸣,通过她的努力阻断了山区贫困落后的观念,改写了1800多人的命运,在国家的脱贫攻坚战中努力攻下一个高耸山头。
就像战场上的士兵,战斗的勇气不仅仅来源于自身的勇敢,更是来源于守护脚下土地的信念,是这份信念给予了更多的勇气。
张桂梅校长,我想驱动她的不是源于个人层面追求的快乐幸福,更是与大时代背景的共鸣,是点亮他人生命所带来的价值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中说道:在我看来,人既追求快乐,也追求优越感,而追求意义,实质是在追求一种更高等级的精神上的快乐和优越感,是一种自我升华之后的快乐和优越感。
感恩张桂梅校长,让我们知道在这个时代中,还有这样一位英雄!
它告诉我们,为人师者,还可以活成这样一个大写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