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佛学50讲
首先,你要相信人生就是受苦,即便有短暂的快乐,也只是为了让你在快乐消散的时候承受更大的痛苦,所以人生不值得活。
接下来,当你认识到人生不值得活之后,你会发现因为六道轮回的缘故,就算是死也没法摆脱生命之苦。
所以,要想真正摆脱生命之苦,就必须摆脱六道轮回,换言之,就是要从六道轮回当中跳出来。
在佛教概念里,六道轮回的世界叫作“此岸”或者“苦海”,六道轮回之外的世界叫作“彼岸”。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意思是说六道轮回会让你永远活受罪,每一次死亡都是另一次活受罪的开始,你永远不可能一了百了地真正死掉,也不可能把活受罪变成活着享福。
你必须幡然醒悟,看破这层道理,不再把流血流汗的努力白白耗费在苦海当中的无谓挣扎里,而要集中全部心力摆脱六道轮回。这样的话,你才有机会离苦得乐,到达幸福的彼岸。
3. 如何乐观地厌世
我们读佛经,很容易被各种高深的名词概念和莫名其妙的表达方式吓到。其实在“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最简单的,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八个字里,就蕴含着佛学最底层的逻辑。但偏偏是这个最底层的逻辑,很多学佛的人都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和中国的思想传统太不合拍。
首先,把生活看成苦海,把活着看成活受罪,这在佛陀时代的印度非但并不罕见,就连追求彻底死亡的宗教修行也早就有了,但这在中国人看来实在是一种很消极的生活态度,无法接受。
是的,如果这种观点成立的话,儒家最推崇的孝道就土崩瓦解了。因为父母就不再是子女的恩人,一切生身之恩和养育之恩都无从谈起,生儿育女非但不是施恩,反而等于造孽。
佛陀本身就是“不孝”的坏典型,完全没有家庭责任感。所以儒家抨击佛教,“不孝”就是最常用的口实,而中国的佛教徒为自家辩解,也总是会特别强调佛陀悟道之后回来度化家人,所以这不是不孝,而是大孝。套用《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逻辑,大孝就是会表现出不孝的假象。
这样的辩解其实有点强词夺理,是拿结果来证明原因。儒家会搬出“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说佛陀一开始根本就不该离家去修行,更别提修行的成果居然是悟出了一整套厌世思想。
所以佛陀如果在有生之年能来中国传道,未必能收到几个信徒,因为他讲的东西实在和中国人的生活传统隔阂太大。印度人之所以容易接受,是因为以上内容并不超出他们的常识。
是的,六道轮回不是佛教发明出来的新奇理论,而是佛陀时代的印度人普遍相信的“客观事实”,那些印度人的苦难也确实比中国人更沉重。
佛陀的真正创见,是换了一条路径来合理解释出六道轮回的成因,而找到了成因也就找到了症结,找到了症结就可以对症下药,给人们指出一条跳出轮回的光明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