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鼓励孩子们背诵经典,答应他们背过整本中华诵读可得奖品一份,奖品或一本书,或一支笔,或一个铅笔盒,或一个小礼物……
孩子们每天都积极的背诵,今天有6个孩子整本中华诵读背完,于是让洁同学帮我统计要什么奖品,五分钟不到洁给我一张纸条:轩要一支钢笔,锐要一本书……洁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写了四个字“无欲无求”。
我很好奇,问洁:“无欲无求是书的名字吗?”
洁对我笑笑说:"不是啊,老师,无欲无求就是我什么都不要啊,学习本来就是我自己的事,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啊,干嘛要奖品。”
我有点惊讶,孩子竟然有这样的认识,真的太了不起!是我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总以为孩子学习是为了点什么,是我的思维限制了我的做法,在这方面孩子可以做我的老师。
想到自己每天努力的工作,为了得到好的成绩,得到家长的认可,得到孩子的喜爱,得到领导的赏识,工作的意义全是为了别人,而从没有想过,工作就是工作啊,和别人无关,只要自己努力去做就好,洁的“无欲无求”让我汗颜,我该向孩子学习。
再细想想,学习真的是孩子自己的事呢,我们做父母的有时却做的太多。
孩子的学习动力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内在动力,一种是外在动力。儿童行为与心理学家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这两种动力就像紧挨在一起生长的两棵大树,它们的生长经常不是同步的,而是此消彼长的。如果学习动力都是外界的力量所给予,那么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就会萎缩。
如今孩子学习的外在动力,在很多家庭已经表现得不能再强旺。不管是双休日还是节假日,不管是寒风凛冽还是酷暑当头,都可以看到家长车载手推,运送睡眼惺忪的孩子四处上辅导班;家长用电动车驮着孩子上下学,一路上都在严厉拷问孩子的功课,到了家中,哪怕没有时间做饭洗衣,都要像个牢头一样,呼喝孩子好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
孩子都有一种依赖性,只要有人替他着急,他自己就会懈怠。当父母过多的参与他的学习时,他就会认为学习是父母和他共同的事,甚至于完全是父母的责任。既然什么事情父母替他想好了,他也就用不着操心了。这一点,其实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大忌。
孩子学习的外在动力成为一个巨人,而孩子学习的内动力却萎缩成一个侏儒。有的孩子以为学习就是为父母而学, 还有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而学,反正是父母让干嘛干嘛,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
还有的家长为了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当孩子考试成绩好的时候,就给予奖励。慢慢的让孩子形成一种习惯:为了得到奖励而学习。一旦父母将奖励撤销,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马上下降,因为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什么奖励的,那就没有好好学习的动力了。
做父母的应该学会示弱,激发孩子的内动力,让学习就成为孩子自己的事,我们也努力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孩子会越来越优秀,我们也会越来越轻松。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无求的孩子,知道努力学习就是自己应该做的事,与别人无关,与奖品无关,可以做我们的榜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