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心理上的问题是通过生理疾病表现出来的。
一妈妈连线咨询,高三的孩子老觉得自己病得很重,非得治疗。比如前段时间膝盖疼,去医院查了有一点积液,医生说吃吃药就行了。过段时间又疼了,又跑郑州医院看了,医生反馈也是不严重,该活动活动,没啥,让孩子开心点。医生说不用吃药就行。但孩子回来之后还一直买药吃。这孩子没病为啥非得说自己病了?
文聪导师说:
这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孩子毕竟新高三了,情绪紧张焦虑。人在焦虑的时候会放大身体的不舒服。第二种情况,虽然医生检查没事,大家都觉得没事,但是咱家孩子对这个疼痛的敏感度比较高,他确实不舒服。
所以我们怎么做呢?
尊重孩子的感受。不要说医生都说没事儿了,你要开心点。你开心点,这句话听起来是善意的安慰,其实是语言暴力。我现在就是不开心,你告诉我怎么开心起来?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对一个不开心的人说开心起来,开心起来你就不难过了,无疑像是对一个秃头的人说,你赶紧长头发,你长出来头发就不会光头了。所以,咱与其跟孩子说让他开心点,倒不如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知道你压力很大。你能不能告诉妈妈你想到了什么让你这么不开心?咱要先接纳他的情绪。
妈妈:我就是觉得他吃多药不好。他一直买药,我也没说啥。
文聪导师:
吃药多了不好,那也要分什么药。虽然医生说没事,与其让孩子乱买药,咱不如跟这医生说,那吃什么能增加这骨骼的营养、对缓解这种疼痛有好处?咱买营养性的药而不是单纯治疗性的药。这个药吃了对孩子是心理安慰,他觉得被理解了,那可能不舒服的感觉慢慢没有了。所以,现在让孩子真正难受的可能不是他的腿疼,而是他腿疼咱不信。是不是?你不相信他腿疼,你不理解他的难受,甚至你否定他的感受。
妈妈:是的是的。
文聪导师:
孩子通过吃药这个事想告诉你,他真的腿疼真的难受,不是装病。
妈妈:对对,他就是老想这事儿。
文聪导师:
如果换作咱,让咱吃好喝好,别想了。你觉得能不能安慰到你?有用吗?你说的都对,但是我没听进去。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我的心情没有因为你说的而好起来。
所以,接受孩子的感受,相信他的感受。虽然拍了片,没有生理上的啥疾病,这是事实,但是我就是不舒服,这是真实。事实是客观的,真实是主观的,没有对错。所以,咱否认孩子的感受,这是让孩子最难过的。吃不吃药咱再商量,吃什么药咱再说。但是当下,我相信你的感受是真实的。孩子一下子就被理解到了。很多孩子让家长带着去做测评证明自己心理有病,但家长就说孩子没病,这就扛上了。
咱家长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把孩子的真实感受给当成一个客观事实来说。医生都说你没病了,你还不舒服啥呀?
妈妈:我就不知道咋跟孩子说?
文聪导师:
你太想给孩子解决问题了,孩子不需要咱帮他解决问题,孩子需要的是咱尊重他的感受。尊重孩子的感受就疗愈孩子80%。
妈妈:那他买药,我还支持他买?
文聪导师:
你问问他,咱也吃了不少药,这个药对他有帮助和缓解没?如果没有,说明不对症,咱这个必须治,不中了,咱换医院找名医。你真的关注孩子这个人了说不定他的病都不药而愈了。
这个案例特别典型,在课堂上听过不少。
比如孩子明明不矮,非得说自己矮,死活要增高,还说国外有个地方增高效果好。家长就一直对孩子说你一点儿都不矮呀不用增啊。院长说:“增,必须得增,咱还要去国外增。家长全力以赴找国外的专家,上网查,打电话找关系,找资源,看到国外咋治。这电话是不经意当着孩子面打的……”当时听得我都热血沸腾,我要是这孩儿我都感觉自己瞬间高大了许多,一点都不矮了。
其实不论是孩子觉得自己膝盖疼是病,还是孩子觉得自己矮,都是心理上的、感知上的。当心理需求被满足了,孩子的生理“疾病”都不是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