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自然而然

越读儒家经典越发现他是顺应自然之道的。这似乎让人不解,谈到顺应自然,当首推道家学派。

其实细想他们的角度是不同的,自然,包含了宇宙,万物,当然也必须包含人类本身。

道家放远于天地自然,似乎因结局而反推为还是不为。比如,老子知道周朝不行了,无可挽回了,那就顺其自然,辞官离开了,你们无论怎样争和我无关。当然他换种方法隐居教学,不得而知,若如此也是一种为。

孔子

儒家的方法也是一种自然。最初的礼乐制度包括圣人之言,是从自然现实中总结提炼得来的,不是凭空捏造强加于人的。人们只是发现了这些规律,就好比哪味中药能治什么病一样啊!

这些规律由历代圣人总结出后,口传心授,书之方册,为的是让后人少犯错误。是为“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啊!这不就是顺应自然,顺应人心吗?

实际这些好的规范和德行,一些优秀的礼仪、生活方式是人本该有的样子啊!

后人为什么认为不自然了,总觉得是人为的枷锁。一方面人心惟危,另一方面,在经典中既有道的部分,也有方法实践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人在未及领悟道之真谛的同时,却着眼于那些过往时代的形式,这就造成与现实的脱节。

如果拘泥于形式,显然不但落伍,还会遭致人们反感和抵制。就真正变成枷锁了。所以领悟儒家经典核心之道,在形式上需要紧跟时代步伐。

尚天地之道,效自然之法,顺人性之美,守五伦之序,和万家之欢,保长久之治。

君子自强不息

孔子明知不可为,强而为之,是因为他在发挥人的自然之用啊!《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的君子是要效法天道,需要自强不息的,不是在那坐看风云变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人来到世间是干嘛的,不是老死山林,与世无争,那是植物的生存样子啊!植物是不能“为”的,你把它种在哪,它就在哪了。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在当下,在于为人民服务。生命有限,这是自然之法则赐予人类的现实。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说:学而时习之。可见学习都是时时紧迫的啊!悟一寸便得一寸,行一善便得一善,哪有时间等啊!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所以儒家的时时学,时时为,时时行善,重在当下是有人的自然现实原因决定,这是遵循人之能动性的本然法则。

人类生于天地,归属于自然,我们不能把自己和自然割裂开来,儒家崇尚天地人有机的统一,只为让人类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

这又何尝不是自然的样子呢?这又何尝不是天地所欢喜的呢?

所以,当我们责怪儒家是枷锁,限制时。我们要么是错解了儒家,要么是自己的德行和道行不及所致。

我们终身修身慎行,努力而为,终有一天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古代的诸多名人中,苏东坡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有酒有故事又有趣味的人。他一生坎坷而悲壮,多次被贬,屡受打击。然而,在有...
    桐香万里阅读 4,395评论 0 2
  • “自然”,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诗经》、《左传》、《论语》等先秦典籍,都没有使用过这一概念,老子是第一个使用...
    西楼望月圆阅读 902评论 0 2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75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15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778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