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电影《无问西东》在2018年年初掀起了一股怀念西南联大岁月的浪潮,将民国那些大先生一一展现出来。
影片采用插叙和回忆拍摄手法,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也因为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到真实自我的故事。
何谓《无问西东》?原本该片是向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献礼的作品,所以片名取自清华大学校歌中的一句歌词: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电影里面的民国大先生都是配角,尤其是布衣教授出身的沈从文先生,小学文化程度,他凭借文学的独特天赋,一跃成为西南联大的教授。
但而他的学生也是非常有个性标签,汪曾祺就是首推的入室弟子,而汪曾祺被贯以“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称谓,读完他的人间三部曲,真是实至名归。
沈从文对他的爱徒也是毫不吝啬的评价: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采!“大器晚成”,古人早已有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02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西南联大的学生,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沈从文的入室弟子。
虽然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学生时代并不是很出名,但能把西南联大的美食写的如此神韵,也不枉一个个“最后”的称号。
他曾这样描写家乡:我的家乡是水乡出呀,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人间滋味》是汪曾祺人间三部曲最接低气的一本书,无论哪个文化层次的人不会对吃,从内心是拒绝的。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
是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气质特有的一系列元素。
那么作为吃货中写文章最好的,文学家中最能吃的汪曾祺则通过这本书写出了美食的书香味。
两者共同将中华饮食文化发挥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如果说通过影像传达中国饮食文化更宏观的话,那这本书则涵盖五味人间,食物和饮茶,吃食与文学,四方食事四大方面。
就算中国地大物博,《舌尖上的中国》拍出N季,也会被《人间滋味》一本书所概括。
可怕的不是吃货吃遍全国美食,而是一个吃货的作家,把美食写成一本书。这也就是独一无二的牛逼吃货文学家汪曾祺能写。
03
在这本书里面,汪曾祺主要从四个方面写了美食,主要包括以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肉食者不鄙、吃喝门道,贵在讲究和四方食事,明心见性。
每个小短篇文章主要包括地方风味,家常小菜,民间特色美食等内容。无论是谈萝卜、豆腐、栗子还是谈韭菜花、手把肉、故乡的元宵。
在吃货的描述下,所有吃过和没有吃过食物,全部都是美食。
西南联大的光辉教学历史在这本书并没有被多少描写,但往往最简朴、最被人忽略的东西。恰恰是吃货汪曾祺最能看到和写出来的。
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据点是在昆明,所以昆明美食在汪曾祺笔下描写,让人透过书本都能闻到美食的香味。
在四方食事,明心见性中,写了三篇昆明文章:昆明的吃食、果品和菜。在写到云南米线时,特别提到了巴金在写怀念沈从文先生的一件趣事。
说沈先生请巴金吃了两碗米线,加一个鸡蛋,一个西红柿,就算一顿饭。
这家卖米线的铺子,就在沈先生住的文林街宿舍对面。也曾请汪曾祺吃过不止一次,吃的大概就是“爨(cuan)肉米线。
在食道旧寻--《学人谈吃》序文章中,西南联合大学师生的艰苦岁月,汪曾祺这样描述到:有的大学教授家里是有厨子的,这些教授肚子里有学问,却少油水。
吃昆明当地一些名菜的,能够偶尔一吃的,倒是一些“准学人”---学生或助教。
这些准学人两肩担一口,无牵无挂,有一点钱。
那时大学生大都在校外兼职,教中学、当家庭教授、做会计……不时有微薄的薪水,多是三朋四友,一顿吃光。
教授很少下馆子,他们一般都在家里吃饭,偶尔约几个朋友小聚,也在家里。教授夫人大都会做菜。
我的师娘,三姐张兆和是会做菜的。她做的八宝糯米鸭,酥烂入味,皮不破,肉不散,是个杰作。
但是她平常做的只是家常炒菜。
04
经常说再美的美食,也香不过故乡的味道,汪曾祺的家乡高邮美食也是值得一提的,除了之前讲过的鸭蛋。
何为家乡的美食?汪曾祺用了三篇文章给解答:故乡的美食、故乡的元宵和故乡的野菜。
不管是因为小时候读到《板桥家书》而熟知的炒米和焦屑;还是端午的鸭蛋;还是中年保健品必备的枸杞。
都在告诉世人,高邮的美食真的很有代表性。
高邮的元宵并不热闹,相反很安静。因为没有狮子、龙灯,高跷;也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
这是高邮唯一让人提不起精神的节日和美食。
高邮的野菜也是荠菜,和北方很多地方的野菜一样,都可以上席的,甚至是绝好的绿色无污染食品。
荠菜大都是凉拌的,炒荠菜很少有人吃的,荠菜可包春卷,包圆子(汤圆)。江南人用荠菜包馄饨,称为菜肉馄饨,统称“大馄饨”。
当然包括春天出现的枸杞头,在高邮乡道的叫卖声,都随着时间的流失没有童年的味道。
吃货汪曾祺感叹道:过去,我的家乡人吃野菜主要是为了度荒,现在吃野菜则是为了尝新了。喔,我的家乡的野菜!
05
对于文化人来讲,美食有时候也要和文学相顾兼得,吃货汪曾祺和高晓声谈起“文化小说”,晓声说:“什么叫文化?--吃东西就是文化。”
汪曾祺同意这样的说法,因为他很长一段在研究咸菜和文化,咸菜和文化?这是什么鬼?
因为咸菜是一种中国文化,西方似乎没有咸菜。说它是菜也不是正宗的上桌菜,但是不能忽视它的存在。
周氏二兄弟和咸菜也有文学缘分,周作人曾说他的家乡经常吃的是咸极了的咸鱼和咸极了的咸菜。
鲁迅《风波》里写的蒸得乌黑的干菜很诱人。
中国咸菜多矣,此不能备载,如果有人写一本《咸菜谱》,将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
当然文人一般也会和茶有不解之缘,虽然茶非美食的一类,但汪曾祺不这么认为。
他连写了三篇关于茶的文章:寻常茶话、泡茶馆和面茶。
如果非要把茶和美食联系在一起,也只能勉强说成茶叶蛋。
是不是很熟悉,因为台湾省的专家说大陆连茶叶蛋都吃不起。
就让汪曾祺的文章来打台湾专家的脸吧。
《徘人的食物》说徘人小聚,食物极简单,但“唯茶粥一品,万不可少。”
“泡茶馆”是西南联大大学生特有的语言,本地原来似无此说法,本地人只说“坐茶馆”。
“泡”是北京话,其含义很难准确地解释清楚。
汪曾祺也感慨道“泡茶馆”有三大好处“:其一可以养其浩然之气;其二茶馆出人才。其三,泡茶馆可以接触社会。
因为汪曾祺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都发生兴趣,都想了解,跟泡茶馆有一定关系。
他现在还算一个写小说的人,那这小说家是在西南联大当学生时,就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
06
已过冬至,确实到了穿秋裤和贴秋膘的时候了,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吃点好的。
增加一点营养,补偿补偿夏天的损失,北方人谓之“贴秋膘”。
何谓“贴秋膘”?说白了也没有具体含义,就是通俗的讲吃烤肉。
虽然环保之下,如今烤肉摊已经不好做,但是这一项吃货的习俗不能随便改的。
汪曾祺在《蒲桥集》谈到了“贴秋膘”,即羊肉要秋天吃才好,大概要到阴历九月,羊才上膘,才肥。羊上了膘,人才可以去“贴”。
有时候美食表面上是吃的,但是在吃货中总能领悟出做人的境界,这本书里都渗透着吃货汪曾祺崇尚恬然自然的精神。
每篇美食文章篇幅适中,从容闲谈,朴素而自然,字里行间流露着汪曾祺对人间至性至情的热爱。
对旧日快乐情景的缅怀和深深的眷恋。
汪曾祺说道:“人活着,就得有点兴致。我不会下棋,不爱打扑克、打麻将,偶乐喝了两杯酒,一时兴起,便裁出一张宣纸,随意画两笔。
所画多是《芳春》--对生活的喜悦。”
这何尝不是当下的人可实现而不知去实现的人生境界吗?